堅固而美――訪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大銅章設計者羅永輝 |
發布日期:14-06-05 08:40:4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遙石 |
前言:1964年1月27日,中、法兩國政府發表了決定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這是中國加強與西方國家關系的一個重大突破,也是中國外交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到今年的1月27日,就是整整50年了。為紀念這一重要日子,受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委托,上海造幣廠著名設計大師羅永輝設計了這枚中法建交50周年大銅章。 日前,《錢幣》報記者專程前往上海,專訪這位中國造幣業鼎鼎大名的人物,走近羅永輝,分享羅永輝的設計故事。 記者(以下簡稱記):很多人第一眼看到“中法建交50周年”大銅章,就會福靈心至地喊一聲,“啊,這是羅永輝的風格。”您能和我們解釋一下,什么是羅永輝的風格,為什么大家看到這枚大銅章,就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您? 羅永輝(以下簡稱羅):哈哈,謝謝大家的謬贊。不敢談風格,只能這么說,我更愿意做的設計是一種平靜含蓄的穿透,我希望我的作品像一篇散文或詩歌,平靜的穿透和平靜的感染,可能初看上去并沒有很張揚的外表,也沒有那么熱烈的表演,但是卻可以很安靜地走進人的內心,當你走進去以后,能夠感受到平靜下面的波瀾壯闊。“中法建交50周年” 大銅章也是如此,可能因為這樣,所以別人看到就會想起我吧。 記:您以前說過,“紀念幣不同于其他藝術體裁,是用藝術講政治,比藝術更政治,比政治更藝術,所以不能太隨心所欲,一定要用政治的眼光去看問題。”這個觀點,是否也可以同樣形容您對“中法建交50周年”大銅章的設計態度,畢竟這個作品的題材政治性很強,發行意義不亞于紀念幣。 羅:我贊同你的這個說法。一來,這個大銅章的題材和發行時機比較特殊。法國是第一個與中國建立起大使級外交關系的西方大國,在中國與西方國家關系中,一直起著引領作用。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我受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委托,設計這個作品,也是作為建交50周年紀念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二來,因為這是與法國同行同時完成的項目,也是難得的機會,能夠在國際同行面前展示中國造幣的水平和實力,所以我也是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把它作為一個重要的政治任務來完成。 記:“用藝術來講政治,用政治的眼光來表現藝術”,這個說法是否不僅指您的設計態度,還包括這個作品的設計理念?作為設計者,您是否可以具體介紹下“中法建交50周年”大銅章的設計想法和思路? 羅:我先給你講個比較有趣的花絮。法國政府也很重視這個作品,今年2月22日,我前往福州特地就這枚大銅章的設計向法國外交部長洛朗•法比尤斯做了匯報。我是這么向部長先生介紹的:中法兩國同是國際上的政治大國,又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大國,畫面要體現大國風范。 理念很簡單,就一句話,但落實到具體怎么設計,就說來話長了。 首先,因為這個項目的特殊性,設計中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尤其要掌握好平衡關系。不要小看這個平衡,大國外交最重要的,就是平衡對等原則,要求不厚此薄彼、一視同仁。所以在這枚大銅章的設計過程中,“平衡”二字時刻懸在頭上。大銅章的正背面除了選用能夠代表中法兩國文化和歷史的形象元素外,還要注重它們之間的面積分配、高低關系,體量比重、前后安排,這些細致的考慮無非就是要體現友好與平等,因為這是中國政府一貫堅持和倡導的外交政策和原則。 其次,所謂平衡是指空間構圖中各元素的視覺分量給人以穩定的感覺。不同的形態、色彩、質感在視覺傳達和心理上會產生不同的分量感覺,只有不偏不倚的穩定狀態,才能產生平衡、莊重、肅穆的美感。但視覺藝術中的平衡也包含兩個方面:物理平衡,心理平衡。比如大銅章的背面圖案上,法國的埃菲爾鐵塔在畫面里比較靠前,顯得身軀高大,其材料造型結構都具有明顯的現代感;而中國的長城雖然比較靠后,卻綿延起伏縱橫萬里,其姿態性格韻味都具有深遠的歷史感。一個是上下展開,一個是前后推進,一個突出高,一個強調遠,不同的空間行為合成同一個空間意義,用心理的數據標注物理的丈量,用心理力量調節視覺差異,使鐵塔的身材與長城的年齡合為一部協奏曲。物理上的非對稱平衡,卻由于心理上的平衡,構成了整體視覺上不偏不倚的穩定狀態,產生平衡、莊重的美感。再往深入推進一點,我把埃菲爾鐵塔放在畫面的前方,把長城放在畫面的后方,這是因為我們是文明古國,悠遠漫長的歷史提醒我們的長者身份,用畫面上的“退后一步”,隱喻我們可以“包容謙讓”,但是這個“包容謙讓”是有度的。 記:“堅固而美”,您用這個詞語來形容“中法建交50周年”大銅章的設計內涵,您能和我們解釋一下這么形容的緣由嗎? 羅:是的,“堅固而美”。大銅章正面表現的是美,牡丹花和鳶尾花都是開放到最美的狀態。牡丹,享中國國花之譽,雍容華貴,國色天香,似華夏民族勁骨剛心、端正溫良之格。而鳶尾,則是法國之象征,典雅明媚,絢麗如虹,蘊法蘭西崇尚自由光明、浪漫熱情之風。它們,是美麗的信使,在來往交互間,憑香寄情,借美言志,訴說對美好的頌揚,表達對兩國友好關系的禮贊;大銅章的背面表現的則是堅固,埃菲爾鐵塔是鋼鐵身軀,磚石砌成的長城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它們都能表達一種堅固。我相信,中國和法國的友好關系一定能像牡丹和鳶尾那樣的美好,也一定能像埃菲爾鐵塔和萬里長城那樣堅固長久,這是第一層涵義;第二層涵義,就像我在福州向法國外長匯報時說的那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滋養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心靈,鑄就了“上善若水”的柔韌品性,我和外長說,近看中國的長城是磚砌的,很堅固,如果真的可以在月亮上看到,長城又會像一條長長的飄灑在地球上的絲綢一樣柔美,這就是中國。外長是一位對中國文化頗有了解和見地的中國通,聽到我這個解釋時,他會心地笑了。 記:當我看到這枚大銅章時,第一感覺是“深邃”,第二感覺是“豐富”, 大銅章畫面上有很多不同的形象元素,每一個元素是不是都有特別的考慮? 羅:每一個元素都是深思熟慮后放上去的,每一個都是必要的,沒有一處是多余的。一個幣章作品除了深邃的文化內涵,設計中也要考慮適合豐滿的細節。這些細節就是各種各樣的元素,這些元素幫助收藏者去認識和了解這個作品的主題。你看大銅章的背面圖案上,萬里長城綿延起伏,如美麗的絲綢飄揚寰宇,宛如又一條“絲綢之路”。艾菲爾鐵塔拔地而起,以鋼鐵之軀昂首蒼穹,歌唱歲月鑄就的友誼與輝煌。長城與鐵塔旁放置了光柱和禮花,是對于光明與未來的禮贊。這種添加既是我的個人喜好,也是畫境的需要。直線條的光柱伴隨埃菲爾鐵塔,簡潔有力,頗有法國氣質;綻放的禮花襯托萬里長城,豐滿喜慶,更合中國審美。其實中國也有光柱,法國也有禮花,就是要區別什么樣的節奏韻律,知道怎么樣相伴相隨。整個畫面,禮花起,光艷夜空,光柱亮,劃破黑暗,在光明的未來中,兩個民族一起,為世界和平與文明,譜寫新的樂章。 記:您以前曾經說過,有些設計會花很長時間用于思考,而制作輕松;有些設計一揮而就,但浮雕制作卻是投入大量精力,這枚大銅章又是什么樣的情況呢? 羅:在章牌藝術里,不管什么樣的設計,最后都是要由浮雕來呈現的。就像這枚大銅章,由于題材的特別,設計過程中的確存在一些不可控,構思上也有過一些變更,留給浮雕制作的時間就變得有些緊迫。這個局面讓我沒有選擇,一切以保證時間為重中之重。這意思就是耗時耗力的精雕細鑿已沒有可能,只有隨形就勢的現場發揮才是唯一。現在來看,最后的浮雕呈現一種暢快利落,一氣呵成的氣象,筆意成為一個看點。浮雕里好象有些中國寫意的筆墨氣韻,又好象有些法國印象派的筆觸畫意,隨類賦彩,自然盡興。這種風格似乎與銅章的主題內容很契合,很貼切,一方面這是當時的客觀狀況造成的,而這點時間作這樣的處理,恰恰又是最適合自己的。 回頭看,這倒也好,放松了,更即興,也不再需要什么猶豫,直奔預想的效果而去。 這就是我以前所說的,幣章設計是戴著鎖鏈的舞蹈,有時需要放棄些自我的個性,需要被種種客觀條件所限制,這恰恰才是幣章設計最大的魅力所在。就像這枚大銅章,恰恰有了這樣那樣突如其來的狀況和時間畫面上的種種限制,反而促成了最恰到好處的結果。戴著鎖鏈的舞蹈,誰又能說不是最曼妙絕倫的舞蹈呢? 2014年1月27日中午,我接到剛剛做好的直徑150毫米的實物樣品時,覺得好重啊,再看看那兩朵花,牡丹怒放鳶尾含香,心情立刻變得輕松了。 記:聽您講述設計的過程,真的很自然就能感受到您的愉悅和快樂,還有遺憾嗎? 羅:錢幣不就是遺憾的藝術嗎?!再圓滿的設計,總還會有遺憾的。要說到這枚大銅章的遺憾,不在于實物本身。這里面也有一個故事,起初給我的任務是“中法建交50周年”大銅章需要做兩枚,中國一枚,法國一枚,全部由我來設計。原來我的設計方案,就是以兩章相嵌對接的形式來體現中法兩國友好和諧的關系。用龍和牡丹來代表中國,高盧雞和鳶尾來代表法國,兩章相嵌對接的部分分別就是龍和高盧雞。章面圖案上還有彩色的中國國旗和法國國旗,這個彩色也是有講究的,因為歐洲很多國家的國旗都是三色,如果不是彩色,法國國旗很容易和意大利等國的國旗混淆。 2013年6月2日,我們接受法國造幣廠的委托,到了塞納河邊法國造幣廠的原址,雖然那個地方已經不再做加工,熟悉的建筑樣式還是能夠顯現厚重的歷史感。上午10點,法國造幣局的相關人員專程趕來與我們交流,對我的設計方案也很認同。只是后來中法雙方共推金銀紀念幣,也由于溝通的耽擱,法方將金銀幣的設計也做成了銅章,因為這個原因,我主動放棄了前面的那個方案。 這樣也好,“中法建交50周年”大銅章,中國一枚,法國一枚,真正由兩個國家的設計師設計,兩個國家的造幣廠生產,更能夠體現兩個國家共同的重視。法國方面也對我們中方的大銅章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大銅章已由法國凡爾賽宮和法國造幣局分別收藏。 記:聽說法國外交部長成為您這個作品的第一個收藏者,您能和我們證實下這個傳言的真實性嗎? 羅:你們的消息還真是靈通啊!是這樣的,當時我們在福州,和外長、外長夫人進行了很好地交流溝通,外長先生出身法國著名的古董收藏世家,對歷史和文化頗有見地和欣賞水準。交流過后,他對我們這個設計給予了很高的贊許,還問起實物的尺寸。當我告訴他,實物有兩種,直徑分別為150毫米和80毫米時,他對我說,能在方寸之間展現這么豐富的內涵是非常不容易的,表現出對大銅章實物的興趣。當天晚上,由福建省副省長代表中方向外長先生贈送了一枚特制的150毫米大銅章,外長先生也就成為了這個作品的第一位收藏者。 圖片3.jpg ![]() 圖片5.jpg ![]() 圖片7.jpg ![]() 圖片8.jpg ![]() 圖片9.jpg ![]() 圖片11.jpg ![]() 圖片12.jpg ![]() 圖片13.jpg ![]() 圖片14.jpg ![]() 圖片15.j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