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圭足球:兩屆世界杯冠軍一個8強名額一等40年 |
發(fā)布日期:10-06-28 08:43:00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 作者: |
,“人人都覺得自己是戰(zhàn)術大師,每一次國家隊的比賽。無論對陣哪一支球隊,整個國家都會屏住呼吸,政治家、歌手和街頭的小商販們閉上了嘴巴,情人也停止了愛撫,就連蒼蠅都不能夠再飛行,都要停止飛行。”
過去“粗野”、“無趣”被認為是烏拉圭足球的標簽,烏拉圭《國家報》的豪爾赫·薩維亞對此解釋為,“這就是烏拉圭足球,既然足球源自于過剩的荷爾蒙的直接釋放,既然這樣的釋放曾讓烏拉圭震撼歐洲、驚訝世界,那么我們也就認為,繼續(xù)這樣直接的釋放并沒有錯。” 在一本記錄1970世界杯的傳記《回家》中,作者杰夫·道森刻薄地描述了烏拉圭與蘇聯(lián)隊的半決賽,“這是典型的烏拉圭式比分,0比0。”不得不承認,隨著電視的普及,烏拉圭人的粗野球風和丑陋的打法,在人們心目中開始根深蒂固起來。但要知道1954年瑞士世界杯上,“烏拉圭式”還是另一個概念。那屆比賽中,他們7比1橫掃蘇格蘭,繼而在四分之一決賽中4比2送英格蘭回家,但最終在半決賽中經(jīng)過加時賽惡斗,他們以2比4不敵那支偉大的匈牙利隊。 這是有史以來烏拉圭輸?shù)舻牡谝粓鍪澜绫荣悺T?960年著名的《世界足球》創(chuàng)刊號上將其稱為“史上最偉大的比賽”。是的,藝術足球的榮譽在南美曾經(jīng)只屬于烏拉圭而不是巴西。對于烏拉圭足球人而言,他們要做的是重塑“烏拉圭概念”。“我們是帶著整個國家的驕傲來到南非的,我們要向全世界展示一個全新的烏拉圭。”在闖入八強后,烏拉圭主帥奧斯卡·塔巴雷斯在大雨中顫抖著表述自己的激情。 4場比賽,1個失球,6個進球,烏拉圭隊向全世界闡述了一個久違的“烏拉圭概念”——進攻、瘋狂還有紀律。沒有成堆的紅黃牌,沒有惡意的侵人犯規(guī),也沒有不思進取的鐵桶陣,烏拉圭人試圖重新拾起自己遺失的足球基因。 一個人對一個國家的救贖 一個在足球領域曾有過輝煌履歷的國家,因為政治、經(jīng)濟等多重原因扭曲了傳統(tǒng),把富于侵略性拙劣地模仿為粗野蠻干的球風。在大多數(shù)時間里,即便涌現(xiàn)出弗朗西斯科利、蒙特羅、雷科巴和切萬頓這些名噪世界的球星,烏拉圭足球也只能在沉淪中度日。 這一切直到一個人的重新回歸才真正結束。這個人就是奧斯卡·塔巴雷斯。早在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上,他以冷靜和智慧,率領烏拉圭隊一改四年前在墨西哥的丑陋行徑(2平1負小組出線),重新成為了一支踢球的球隊,并闖入了16強。現(xiàn)在這位曾執(zhí)教過博卡青年、AC米蘭的南美名帥“二進宮”不但率領球隊時隔8年重新進入世界杯,更重要的是,他在為“天藍軍團”的復興打造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