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人民幣1元紙幣收藏的曲折命運 |
第二套人民幣是1953年印制完成并開始發行,故收藏界將其稱為“五三版”人民幣,于1964年退出流通領域。這套紙幣共有主輔幣11種面額,13個品種,15種版別。第二套人民幣價格雖高,但相對于第一套人民幣也并不是高不可攀,而且升值空間較大,所以對很多收藏投資者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由于回收徹底、時間久遠等原因,第二套人民幣的存世量十分稀少,且普遍品相不佳,特別是一些高面額券大多作為永久保藏沉淀于個人之手,導致第二套人民幣收藏的難度極高,近些年錢幣收藏市場上幾乎不可見,顯出嚴重枯竭之勢。從2005年開始,第二套人民幣就一直處于快速升值階段。今年春節后,第二套人民幣的價格出現了快速上揚,個別品種價格已經翻倍,目前全套價格已經高達12萬元,而春節前還不到10萬元。 第二套人民幣1元券發行4個月后,發現有嚴重的變色、脫色、油墨溶化變粘、花紋模糊不清等現象,經調查分析,確認油墨性能不佳,油墨中的連結料不好。后1元券進行改版,采用黑色紅色。 也許就是因為第二套人民幣1元券有這么一段曲折的經歷,造就了它如今的非凡的價值,得到收藏家的特殊關愛與青睞。在紙幣收藏市場上漸漸的占據一席之地。 隨著第二套人民幣收藏市場的逐步升溫,第二套人民幣1元券的價格進一步的增長那是必然的趨勢了。 當然,收藏是一種平常心,不一定買就能立刻暴漲,這個也不現實。無心插柳柳成蔭,人民幣收藏就是這種不經意間給人驚喜的品種。長期持有,才知它的價值,才知收藏它的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