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官銀票是反侵略斗爭中因籌措軍餉發行的紙幣

        中國商網—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16-04-23 10:33:24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圖1

        圖2

          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之役后清政府屈辱求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臺灣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臺灣軍民群情激憤,紛紛組織武裝,奮起抗日,在中國人民保衛祖國神圣領土、反擊外來侵略的斗爭史上譜寫下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抗戰期間,臺灣軍需糧餉十分缺乏,臺灣和大陸東南沿海許多愛國民眾紛紛解囊捐輸,支援抗戰,但杯水車薪。為根本解決軍費不足問題,劉永福采納智士吳桐林建議,在臺南設立官銀錢票總局,發行臺南官銀票、臺南官錢票,用以籌劃兵糧軍餉抵抗日本侵略者。

          1895年7月開始發行臺南官銀票(圖1、圖2),臺南官銀票以銀元為本位,可與當時臺灣通行的銀元等價流通使用,根據其發行機構不同,可分為“官銀錢票總局 給”和“護理臺南府正堂忠 給”兩種版別。

          臺南官銀錢票(圖3)總局發行的臺南官銀票用木刻版以藍色印刷,票幅一般長24.7厘米、寬13.2厘米。票面豎式設計,主體圖案為傳統的牌坊式圖案,由天頭、地格兩部分組成。票面四周邊框采用松竹梅“歲寒三友”圖案作為紋飾。為防止偽造,銀票左右兩邊騎縫處印有相同的發行字號勘合字樣“×字列第×××××號勘合”。票面還加蓋有多枚防偽印章,如“鎮守福建臺灣總兵官之關防”、“臺南府印”、“臺南府城官銀錢票局董事之鈐”、“不法棍徒,行用假票,軍法究治”等。臺南官銀票以《千字文》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等為編號字列,每一字列自一號至一千號。此種臺南官銀票由士紳花明德負責辦理發行。此票的紙張有厚棉紙、薄棉紙和厚白毛邊紙等,面值分壹大員、伍大員、拾大員三種。

          還見有署名“護理臺南府正堂忠”發行的臺南官銀票。劉永福任命安平縣知縣兼攝臺南府知府忠滿,印行以“護理臺南府正堂忠”署名的臺南官銀票,向各商戶借款籌餉時使用。該銀票形制圖案與前者大體相同,票長24.5厘米、寬12.5厘米,也有壹大員、伍大員、拾大員三種面值。

          此銀票與前述銀票最顯著的區別是,票面左側印制的發行機構改為“護理臺南府正堂忠”。該銀票只在右邊騎縫處印有發行字號勘合文字,而非兩側騎縫處都印發行字號勘合文字。 臺南官銀票的發行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斗爭,但隨著九月初四日(1895年10月21日)臺南陷落,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割臺斗爭失敗了,臺南官銀票也停止了發行,前后僅流通使用了兩個多月。

          臺南官銀票是反侵略斗爭中因籌措軍餉而發行的紙幣,老一輩的臺南人親切地稱之為“劉欽差銀票”。它的流通時間雖然短暫,但卻因見證了一百多年前臺灣軍民為維護祖國領土完整、不屈不撓英勇抗擊外來侵略這段悲壯的歷史而永載史冊。(真真)

          來源:中國商網—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