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短命輔幣未足月)
1949年,由于國民黨軍隊在軍事上的節節敗退,國民黨中央銀行發行的金圓券迅速貶值。當年4月份,長江以北除青島外已全部解放,孤城青島人心惶惶、物價飛漲,金融秩序一片混亂。青島市民為了避免因金圓券的迅速貶值給自己帶來巨大損失,日常交易中多以銀元收付,銀元交易因此由地下轉向公開,國民黨青島市政府不得不默許銀元自由買賣,就連國民黨的軍政人員薪餉也改發部分實物和銀元。5月初,部分銀行為了適應當前形勢開始辦理銀元存放款業務。
時任國民黨第十一綏靖區司令官兼行政長、青島警備司令的劉安祺,委托中央銀行青島分行發行了伍分、壹角、伍角三種面值的銀元輔幣券投入市面。其中,伍分券與一分券尺寸數據相同,票幅圖案相同,惟有數額不同(圖1、圖2)。
兩券票幅均為橫式,長107毫米,寬52毫米,紫紅色。正面左邊是棧橋圖景,右邊是面額。面額下方小框內是“每拾角兌銀元壹元”,文字左右兩邊各有一紅色篆書印鑒:左邊印文“中央銀行”,右邊是“青島分行”。花紋框四角分別有四個“伍分”, 花紋框內正上方印有“中央銀行青島分行”,其下方有“銀元輔幣券”五個小字。
兩券背面圖案上方弧形條框內是英文中央銀行;圖案中部并列印著三個“5”,中間那個“5”上面壓印英文5分,其下面條形框內是英文青島分行,再下面小矩形框內印著“1949”。
青島銀元輔幣券伍角券票幅也為橫式,長107毫米,寬53毫米,橘紅色。正面左邊是青島水族館,右邊是面額。面額下方小框內是“每拾角兌銀元壹元”,文字左右兩邊各有一紅色篆書印鑒:左邊印文“中央銀行”,右邊是“青島分行”。花紋框四角分別有四個“伍”,花紋框內正上方印有“中央銀行青島分行”,其下方有“銀元輔幣券”五個小字。背面圖案上方弧形條框內是英文中央銀行;圖案中部并列印著三個“50”,中間那個“50”上面壓印英文50分,其下面條形框內是英文青島分行,再下面,小矩形框內印著“1949”。上述券種的冠字安排分別是:伍角券冠字為A、壹角券冠字為B、伍分券冠字券為C。
此次發行銀元輔幣券是以銀元實物為準備金,規定發行后可自由兌換銀元。由于準備倉促且發行時間短暫,僅發行了77萬張。其時解放青島的外圍戰斗正在激烈進行中,國民黨敗局已定,故此券發行后不久便遭到擠兌。至青島解放前夕,上述券種已回收3萬余元,未及兌換的銀元準備金被軍方提走。銀元輔幣券從開始發行到停用僅僅存在了18天,算得上是短命貨幣。(貞真)
圖2
圖3
來源:中國商網—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