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圓券的出籠及其崩潰 |
發布日期:08-12-15 08:53:1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收藏快報 作者:甘麗芳 |
![]() 筆者收藏的這張金元券,面額50元。正面中央刊寫“中央銀行”四字,左右是碼號JH795122,中間和四角均有紀值“伍拾圓”字樣,中下鈐行印和總裁印兩方,右邊是蔣介石半身頭像,周邊飾花紋,由中央印制廠承印。背面用英文刊紀行名,用阿拉伯文紀值和紀發行年份“1948”字樣,票幅62×147毫米。 在法幣惡性膨脹,喪失幣值,面臨崩潰之際,國民黨政府不得不于1948年8月19日宣布廢止法幣,發行金元券。規定每元含金量為0.22217克,以1元折合法幣300萬元;折合東北流通券30萬元的比價收兌法幣和東北券。以純金1市兩合200元,純銀1市兩合3元、銀元每枚合2元、美鈔每元合4元的收兌率,限期收兌民間金、銀和外幣。硬性凍結物價凍結工資于1948年8月19日的水平。發行總額以20億元為限,面額分為1、5、10、50、100元五種,輔幣為角及分。 金元券發行后,蔣介石特別委派蔣經國駐上海任“經濟管制督導專員”,全權負責經政活動,企圖以屠刀來維持金元券的壽命。然而,僅到1948年11月11日,政府行政院開始出爾反爾,頒布“修正金元券發行辦法”,為金元券增發尋找借口。在此之前,俞鴻鈞行長已二次電請財政部在限額20億以外,每次增發5億元。俞鴻鈞后以內戰緊迫,在11月27日、12月6日、12月19日又三次請增發每次10億元,12月下旬二次請增發60億元。1949年1月,劉攻蕓繼俞鴻鈞任中央銀行總裁,請增發100億元,2月請增發350億元,3月請增發1600億元,4月增發13000億元。截至5月4日止,金元券發行數額已達到98041億元,5月18日達到294722億元。至此,金元券發行量已大大超過市面流通必需量,大量的流動性過剩突破了政治力量,百物上漲,商店多數停業,買賣均以白米及金、銀或外幣交易,僅僅9個月,金元券幾乎等于廢紙,這在世界貨幣史上算是最短命的貨幣。 解放后,人民政府以人民幣1元兌換金元券10萬元的比價負責把金元券全部收回,照顧了民眾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