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農紅軍在遵義發行使用的“紅軍票”

        17-09-23 09:02:01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江蘇常州 丁金林
          1935年1月7日,工農紅軍打下了黔北重鎮遵義。由于戰爭的頻繁,部隊急需給養,中共中央決定在遵義休整12天,并于1月15—17日召開了舉世聞名的遵義會議。為了補給后勤,隨紅軍長征的蘇維埃國家銀行在遵義臨時發行紙幣,規定紙幣與銀元等值,用于購置各種物品。長征出發時,曾規定禁止使用這些攜帶的蘇區紙幣。然而,紅軍進駐遵義后,情況發生改變,因而決定仍發行一定數量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紙幣。這種正式的發行貨幣被俗稱為“紅軍票”,面值有壹元、伍角、貳角、壹角、伍分,并且都有毛澤民親筆簽名,用于防偽。

          筆者從1990年開始收藏錢幣,經過二十多年來的堅持和尋找,終于在近期集齊了這套紙幣。現分別介紹如下:五分(圖1),票幅49×83毫米,顏色為綠、棕兩色;壹角(圖2),票幅55×94毫米,顏色為棗紅色;貳角(圖3),票幅68×98毫米,顏色為藍、紫兩色;伍角(圖4),票幅68×97毫米,顏色為棕紅色;壹元(圖5),票幅66×117毫米,顏色為棕綠色。其中貳角和壹圓蘇幣的正面圖案都是列寧頭像。五張蘇幣的正上方都印有“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12個字,紙幣左邊是國家銀行行長毛澤民的英文簽名,右邊是國家財政部長鄧子恢的英文簽名。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1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2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3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4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時過境遷,這套“紅軍票”距今已有80多年,但它卻真實記載了一段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的貨幣史。當時考慮到紅軍從江西中央根據地離開后,蘇幣就不能使用,銀行同志就以蘇維埃國家銀行名義寫出布告,并廣泛宣傳共產黨的金融政策,歡迎社會各界群眾來兌換蘇幣,并在獅子橋、丁字口、萬壽橋等處設立兌換點,桌上堆著銀元、食鹽、布和煙等實物,讓群眾自由按市場價格進行兌換。如在蘇區時一元蘇幣只能買到一斤鹽,而在這里可買到7斤鹽,也可一元蘇幣兌換到二元國民黨發行的法幣等。蘇維埃國家銀行的同志遵循買賣公平、誠信的原則,所用蘇幣均可按日兌現,因此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青睞。遵義城內大街小巷的商店,面館到副產品、日貨小商品書店等地方突然熱鬧起來。紅軍戰士買到了自己的必需品,而商店拿到蘇幣,又可到國家銀行兌換點換到布、鹽、煙、銀元等,而且蘇幣保值,不讓老百姓吃虧,市場交易是紅軍到達前的好幾倍。

          在紅軍撤離遵義的前夕,蘇維埃國家銀行通宵達旦地為群眾辦理兌換蘇幣工作。銀行同志的誠信行為讓群眾深受感動,有的群眾舍不得將手中的蘇幣拿去兌換,便將其收藏起來作為紀念。雖然蘇幣在遵義從發行到結束才12天,但在群眾的心中共產黨的金融政策是可信的,是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

        來源:收藏快報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