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老壹分紙幣佚事

        16-12-23 09:47:29 中國集幣在線 發(fā)表評論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湖南長沙 盧伯雄

          在英國人統(tǒng)治香港時的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事逼近香港,市場上出現(xiàn)了輔幣嚴重短缺的狀況。為緩和輔幣不足,港英政府于1941年5月發(fā)行了面值一仙(分)的紙幣(圖1)。該幣雙面印刷,分有字軌(圖2)和無字軌(圖3)兩種。其特別之處在于:世界各國的貨幣發(fā)行都是由銀行,而該幣卻是冠以“香港政府”發(fā)行的;此外,票面上印有一小段英文字母,其意為“此為合法貨幣,用于找贖,但不得超過一元!标P于這段說明文字的起因,相傳是源于一個真實的故事。據(jù)說若干年前,有一位窮苦老人拿了很多一分的紙幣去銀行換成整錢,卻遭到拒絕。于是老人將銀行訴至法庭,最后經(jīng)法庭審理老人獲得勝訴,而且還得到一筆數(shù)目可觀的賠償金。后來,香港政府在發(fā)行的一仙(分)紙幣上,便有了這段文字。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香港重光后,市面輔幣仍然短缺,乃發(fā)行由一仙改為一分面值的紙幣。值得一提的是,該幣為單面印刷,票面左右方印有壹分面值和英皇喬治六世的肖像(圖4)。

          1961年,亦因市面輔幣短缺,港府再度發(fā)行了面值一分的紙幣(圖5),設計與1945年之版本無異,但改印英女皇伊利莎白二世的肖像,并由每一任港督簽名,共有5個簽名版本。

          后來,由于這些一分紙幣面值太低,在市面上主要用作繳付納稅、水電費等計算額的尾數(shù)使用。至1995年9月30日,港府宣布面值一分的港幣不再為法定貨幣,退出流通。

        來源:收藏快報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