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_JiBi.Net>>錢幣報道>>紙幣專版>>紙幣歷史>>正文
         
        中國古代紙幣為何會在明朝中葉消亡
        發布日期:10-06-07 09:57:5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網易歷史 作者:
        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而一旦失去信用,它就變成了一張廢紙。交子的興起,正是中國市場經濟和商業信用大發展的成果。而會子和其他中國古代紙幣的衰亡,也正源自政府對貨幣信用的破壞性掠奪。
          說到這里,一個問題不免讓人疑惑。當初成都幾個商人發行的紙幣有信用,而后來幾朝政府所發行的紙幣反而沒信用,難道說商人比政府更有實力嗎?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商人確實實力弱,沒有對社會的強制能力,而這反而使得他必須受市場的約束,不能亂來,否則就會有被市場所淘汰、傾家蕩產的風險。這一約束,恰恰使他建立起了自身的商業信用。交子鋪戶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分化,從一開始的良莠不齊,到莠的被自然淘汰,良的逐步發展壯大到統治市場,正是這一機制的生動寫照。
          而政府,特別是中國封建社會中高度集權、缺乏監督制約機制的政府則不然。它有著強大的國家機器,有著能夠強迫社會接受的實力。正是這一力量使其可以不受市場的約束,不必那么珍視自身的信用。因此,交子鋪戶必須有的準備金,朝廷可以沒有,交子鋪戶必須遵循的紙幣發行規則,朝廷可以不遵循。在這種沒有外部制約力量的情況下,如果再沒有自我約束,政府就很容易走上恣意妄為的濫用權力之路,從而毀掉自身的信用、毀掉紙幣制度、也毀掉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萌芽。
          對政府來說,這也不是件好事,開始濫發紙幣的時候,無本萬利的感覺確實很爽,但過不了多久,惡性通貨膨脹和紙幣的消亡就會使其陷入更困難的境地。明崇禎十六年(1643),在李自成的兵鋒之下,崇禎皇帝再次想起了紙幣,他設立了內寶鈔局,日夜趕造大明通行寶鈔,希望能夠挽狂瀾于即倒。然而,早已沒有人愿意用真金白銀去換這些印制精美的廢紙了。在無數寶鈔的伴隨下,崇禎皇帝把自己掛在了煤山的一棵樹上。這個時候,他是否會想,要是當年自己的祖先不要那么貪婪,也許今天的寶鈔還能流通,還能拯救一下自己和自己的王朝?

        9 7 3 1 2 3 4 8 :

        精彩圖片
        6月6日集幣視點(集幣專
        6月4日集幣視點(集幣專
        特別推薦
        ·精粹:曦雨談稀有幣投資
        ·奧比安酒莊
        ·頹唐巴黎范兒 2010春夏男裝
        ·夏季泳裝第一波 女星比基尼搭配
        ·至尊粉紅香檳 全球首度亮相香港蘇富比
        ·春夏男裝穿出女友心中白馬王子風范
        ·百年倩影 芳華永存格 蕾絲·凱莉華服展覽
        ·紹興建城2500周年大銅章發行
        ·邁阿密漁島 億萬富豪隱居地
        ·最不應錯過之經典款珠寶
        經典美圖
        新娘最美的
        性感豐滿范
        瑪麗亞-凱莉
        青春美少女
        宋慧喬演繹
        尹恩惠成熟
        孫儷清新淡
        臺灣名模寫
        吉賽爾邦辰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