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6年春節假期的一天上午,我漫步在市老城區的一條繁華而熱鬧的商業街——府前街,就在這條街上的一家工商銀行營業處的玻璃柜臺內,看到整齊地擺放著好幾枚亮晶晶的新銀幣,其中一枚特別令人注目:它的正面的上緣銘刻著一行弧形排列的“中華人名共和國”字樣,字的下方是一幅頤和園的“石舫圖”,其背面是選自唐朝著名畫家韓滉的“五牛圖”中的局部(一頭回首牛)。這枚銀幣是上海造幣廠的設計師、雕刻師們精心設計、制作打造的高品位藝術精品之一。以平底鏡面工藝恰當好處地作為底色背景處理,使景物形象更加凸顯出來,原稿為平面的“!保捎脟娚澳挤ǎ堰@頭?虅澋蔫蜩蛉缟、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浮雕于幣面。另一面的石舫上閣樓錯落有致,層次分明,船頭高高抬起,下面添上寥寥幾筆水波紋樣,猶如劃行游弋于平靜的湖面上,成了一幀絢麗的風景畫。正是如此的高端藝術精品,我被深深吸引著,令人愛不釋手,時即向該行營業員詢問了這枚銀幣的售價,在幣上標價為“10元”字樣,恰是我心中理想的價位,但營業員的答復令我倍加意外,一枚只有15克重的牛年生肖銀幣竟報價人民幣“40元”,作為一個工薪階層的我,在當時一個月的工資加獎金不超過50元,這一下就要花掉近一個月的工資,幸好身邊還留有小孩子的壓歲錢,于是下了狠心湊足了錢,買下了這枚我非常喜愛的心仰之物,也就成了我所收藏的第一枚新中國(現代)銀幣。從此以后,至使我對
錢幣收藏興趣,越來越濃,一發即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