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系列金銀幣綜述之一:金色“奧運會” |
發布日期:12-08-10 13:13:4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張叢笑 |
2012年,第30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英國倫敦舉行。伊麗莎白女王變身邦女郎,從直升機上縱身一跳,讓我們感受到了現代奧林匹克精神娛樂的一面。 但這一年,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沉默無語。 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狂熱年代,是1984至1995年,前后共12年。在這12年間,共有4款“奧運會”金銀紀念幣發行,它起自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終至第26屆亞特蘭大奧運會,連續4屆,一屆不拉。4款“奧運會”系列,共發行4枚金幣,17枚銀幣,全部共21枚。 先后亮相的4枚“奧運會”金幣,并不是伴奧運會步伐而行的。1984年“第23屆奧運會”,只發行了2枚銀幣,有銀輝而無金色,多少有些孤獨。4年之后“第24屆奧運會”,情勢大為改觀,銀幣枚數翻番,金幣也正式亮相“奧運會”舞臺。“第25屆奧運會”打了個提前量,1/3盎司金幣,1990年就搶先面世。1995年“第26屆奧運會”發行,金幣枚數又增加到2枚。這也是4款“奧運會”金銀紀念幣中,金幣枚數最多的一款。 有意思的是,4枚“奧運會”金幣,分量最重的是1988年“女子武術”,重量為1/2盎司,幣面直徑也最大,為27毫米。雖然是“奧運會”金幣開門之作,但幣面主題“女子武術”,卻不是奧運會比賽項目,甚至連表演項目都不是。盡管設計、雕刻都有可圈可點之處,但沒有扣住“奧運會”主題,價值要大打折扣。“女子武術”金幣鑄造單位,為沈陽造幣廠。 后3款“奧運會”金幣,重量都為1/3盎司,直徑同為23毫米,也同樣都由上海造幣廠鑄造,1990年為“籃球”,1995年為“高臺跳水”與“彩帶操”。前者成色為99.9%,后兩枚略低一些,為91.6%。雖然4枚金幣在重量與成色上有差異,但100元的面額,與10000枚的發行量,則完全一致。 供稿:寧波市金鑫金銀飾品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