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國金幣投資與收藏的價值前景 |
發布日期:11-10-12 16:55:3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孟固 |
體,主要以個人為主。那時許多人對口碑尤為關注。而如今收藏市場則完全是以機構和資本為主。過去信息閉塞,收藏者主要根據自身經驗的購買方式,如今資訊發達,收藏者則轉變為向專家團隊顧問咨詢的購買方式;過去體現個體思維方式,如今則是理性參考、分析的思維方式。 2、經紀人日趨職業化 在其它門類的收藏品中,經紀人大多是由一些策展人、藝術院校的師生,甚至只是對藝術愛好或有研究的人士兼任。他們為投資者策劃各種藝術活動和拍賣會,使其獲得投資受益。為買賣雙方牽線搭橋。而錢幣投資界,近年來也相繼涌現出了少數的經紀人。他們在為買賣雙方牽線搭橋中,收取一定的傭金。隨著投資收藏人數不斷增加,今后也將會逐步出現這類職業化的經紀人,他們能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參考,使投資者在錢幣投資領域獲得回報。因此,經紀人的日趨職業化,將是推動中國現代金銀幣收藏投資能日益火爆不可忽視的因素。 3、收藏投資中的金融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隨著中國現代金銀幣收藏的日益火爆,收藏投資中的金融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在2010年的秋拍中,中國銀行浙江分行為西泠印社秋季藝術品拍賣專場定向推出了個人藝術品收藏貸款,專門用于個人客戶購買藝術拍品的融資需求。而相比銀行這類貸款,典當行業已是先行了一步。目前許多典當行已經與拍賣行之間聯手,通過將藝術品質押給典當行的方式,獲得相關的流動資金。2007年民生銀行推出的藝術品投資理財計劃,在兩年到期后的收益率達到了25.5%,作為一款銀行理財產品,這個收益相當不錯,并已顯示出資本對于藝術品拍賣市場的重要性。 4、收藏投資己成為資本現象 人們面對現今市場由收藏轉變成為投資的種種變化,可能會有很多的不適應與不理解。但是,這種趨勢可能已成為今后的發展趨勢。雖然,這一趨勢中可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甚至可能是會帶來一些負面的作用。可是,市場體系與主體之間的“洗牌”效應也是不可避免的;是市場競爭與資本利益追求最大化所必然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將有利于使收藏成為大眾化的投資與參與過程。從而,使收藏投資成為資本現象。 5、發行政策正在適應形勢發展 發行貴金屬紀念幣是我國實現藏金于民間戰略的一個重要途徑。要支持金幣投資收藏隊伍向社會縱深發展,政策方面必然要支持已發行的中國金幣每年都以相應的速度的實現增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