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儲懷貞 崔志瑞 周輝
一、省票
所謂“省票”,是民國時期新疆省財政司(廳)所發行的司庫官票的簡稱。
本文所指的是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新疆省財政廳印發的面額為五十兩的省票。該票因是盛世才當政所發行的,因此人稱五十兩的省票為“督辦”,該省票在迪化(今烏魯木齊市)石印,薄道林紙橫式官貼,尺寸為:163×103毫米,印制粗糙,大小尺寸參差不齊。背面漢、維吾爾文告示內容與民國二十二年十兩大省票相同,告示上蓋紅印泥大官印○注1(如圖一)。該省票發行后不久,就在市面發現假鈔,故新疆財政廳即往各縣發出打假訓令。(如圖2)
圖一(新疆省財政廳印發的面額為五十兩的省票)
圖二(新疆省政府財政廳訓令)
二、訓令
訓令原文為:訓令,妥存備查,新疆省政府財政廳訓令第 號。令吐魯番縣,為令行事查本廳制發五十兩大票,原為活潑金融,流通市面起見,自發行以來尚無流幣。乃近有不肖之徒,竟敢私造假票,持在市面使用,前經軍警稽查獲假票三張,連同人犯送交迪化縣從嚴究辦在案。惟此項五十兩大票現在既已發現假票,自應切實改良,認真整理,方足以昭慎重而杜弊端。除票面全額應仍依照久額印制,毋庸變更外,所有票面花文以及印刷工作業經務由制幣局切實改良加之精印。若於票面加印纏蒙文字并將正面花樣改印為蔥綠色,各種文字印為黑色,背面文字花樣一律印為深藍色以示分別,而免混亂。除呈報并分別咨令外,合行檢發票樣,令仰該縣即便查照備案此令。附發票樣一張。廳長陳德立,民國二十三年八月 日。
圖三(新疆省政府財政廳訓令)
三、打假
五十兩大票的發行目的本想為活躍市場經濟,活潑金融流通市面起見,誰知發行流通不久,就有不法分子私造假五十兩省票,擾亂市場,造成金融混亂。為救市和整治不法分子,新疆省財政廳立即發出訓令要求全疆各縣立即開展打假和改良幣制,以使市場金融穩定、人民生活安定。現對偽五十兩省票的面貌簡述如下:偽造的民國二十一年版五拾兩省票——模仿民國二十二年版的五拾兩省票,紙質及顏色圖案均與真票相似,但漢文筆劃有錯,不可辨認,特別是鈔券上的三顆印章:正面的小官印、右邊的騎縫章,以及背面告示上的大官印,一經與真票上的印章比較,破綻立見。假票上的小官印較真者為小,且不成正方而為長方形。真者陽文篆字三直行,文為“新疆省政府財政廳印”,清晰可辨。假者只見筆畫屈曲,不成文字,難以辨識。背面大官印是陽文大篆字,蓋印清晰,理應容易識別,但亦筆畫錯亂、無法辨認。正面右邊騎縫章亦是如此。此種情況顯然是少數民族不諳漢文者照式描摹,乃有此不倫不類之文字。再者此三顆官印,真者均用紅印泥蓋印,直面滲透印油,假者用石印紅色,無印泥油滲出。再次此偽票印制日期刻為民國二十一年,當時新疆因哈密戰事,通貨膨脹正在開始,市面通行的紙幣,尚只有三兩、五兩省票,須待至翌年(民國二十二年)拾兩、五拾兩票才先后出籠。因此從紙幣發行時間上來考察,民國二十一年的五拾兩省票顯然是偽造。(圖四)
圖四(五十兩假票)
該文承蒙中國人民銀行吐魯番中心支行科技科馬海濤先生鼎力協助,在此深表謝意!
注釋:○1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新疆錢幣》
作者簡介:
第一署名作者::儲懷貞(1940-)男、漢族,江蘇姜堰市人,大專學歷,黨史地方志編輯,文化學者;世界華人文化名人協會副會長;中國文物學會會員;中國錢幣學會會員;新疆錢幣學會會員;新疆坎兒井研究會特邀理事;吐魯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委員會成員;吐魯番坎兒井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吐魯番學研究會理事;吐魯番收藏與鑒賞家協會名譽主席。
第二署名作者:崔志瑞,(1964-)男、漢族、陜西渭南人、本科學歷,高級經濟師,現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吐魯番中心支行,黨委書記、行長,吐魯番地區政協財經委副主任、吐魯番地區收藏家學會主席、吐魯番錢幣學會名譽會長。
第三署名作者:周輝、(1966-)男,漢族,甘肅武威人,本科學歷,助理政工師,吐魯番地區錢幣學會秘書長,吐魯番收藏與鑒賞家協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現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吐魯番中心支行。
中國人民銀行吐魯番中心支行 吐魯番地區錢幣學會
吐魯番地區收藏與鑒賞家協會(供稿)
來源:《中國錢幣界》18期
欲了解《中國錢幣界》雜志訂閱詳情,請點擊:http://www.ccbczpx.com/news/BZGG/152920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