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萬物價值的尺度。人類社會發展到今日,已經無時無刻離不開錢幣了,自它的產生到今天,錢幣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力量之一。歷朝歷代,時代變遷,累累萬世所遺留下來的錢幣,是歷史研究的直接證物,也是一種特殊的商品,一種不能再生的資源,每種錢幣都反映了一個朝代的歷史變遷,每一枚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每枚古錢背后又有其精彩的故事。
古錢幣與我雖是一次偶然的機緣,但現在的興趣和收藏卻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我是一名工商干部,在80年代末被調到基層工作,在一次下鄉途中,遇到了當地村上組織修村級公路,一村民在自家門前開挖路基時,發現了部分古錢幣,我也有幸獲得幾枚。幾個朝代保存至今的精美古錢幣,引我步入收藏,對古錢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愛好。經常工作之余和節假日與收藏錢幣方面的朋友交流、探討收藏之趣。下面是我收藏的幾種北宋時期的古錢幣:
一、慶歷重寳(旋讀):直徑30毫米,重 7.07 克,錢體厚重深字。該錢幣為北宋時期,仁宗慶歷五年(1045年)鑄,系當十銅錢。
二、元豐通寳:直徑29毫米,重7.42克,錢體扁圓短豐,錢體厚重,字郭深峻,行書流暢。該錢幣為北宋時期,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5年)鑄,系折二銅錢。
三、崇寧通寶:直徑33毫米,重9.91克,崇寧通寶為徽宗御書錢,瘦金體,錢文飄逸勁拔。該錢為北宋時期,徽宗年間(1102-1106年)鑄。
四、宣和通寶:直徑30毫米,重6.28克,白銅折三篆書。該錢幣為北宋時期,徽宗宣和年間(1119-1125年)鑄。
作者:陶小明
圖注說明:
圖1 慶歷重寳(旋讀) 直徑30毫米 重 7.07 克
圖2 元豐通寳 直徑29毫米 重7.42克
圖3 崇寧通寶 直徑33毫米 重9.91克
圖4 宣和通寶 直徑30毫米 重6.28克
圖1(背)
圖1(正)
圖2(背)
圖2(正)
圖3(背)
圖3(正)
圖4(背)
圖4(正)
來源:《中國錢幣界》12期
欲了解《中國錢幣界》雜志訂閱詳情,請點擊:http://www.ccbczpx.com/news/BZGG/152920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