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集幣在線_JiBi.Net >> 新聞中心 >> 錢幣新聞 >> 正文
         
        熱炒背后有風險(中國商報)
        發布日期:07-11-13 08:28: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當前,民間收藏之風日盛,日益增加的新人加入了收藏愛好者的行列。

            在這種大背景下,一些機構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大加宣傳和熱炒一些郵品,或所謂大有升值潛力的收藏品。針對這種現象,對于初涉收藏領域的人來說,套用一句時下流行的話進行告誡,并非沒有必要。這句話就是:熱炒背后有風險,藏者購買需慎重。

            原本精神與文化色彩濃重的收藏活動,由于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價值對其的影響也日益凸顯。這本來很正常,也無可厚非。但是,一些人或者小團體出于經濟目的,片面或夸大宣傳其制造或出售的所謂大有價值的紀念品和收藏品,來熱炒或進行推銷。這就不能不引起收藏愛好者的警覺了。

            有的報道說,一些收藏愛好者郵購到的所謂純金紀念品,經過國家有關權威機構檢測,竟是銅制造的。國家郵政局也在報紙上發表通告稱:“最近,一些集郵品宣傳廣告擅自使用‘經國家郵政局審批’、‘經國家郵政部門批準’或‘國家郵政主管部門限量發行’等字樣誤導消費者。這些廣告宣傳的集郵品,一般價格昂貴,不刊登集郵品制作者的真實姓名和地址。”而且國家郵政局“已發現有的集郵品使用的郵票,是將蓋銷使用過的郵票清洗油墨戳記、拼補粘貼和刮涂換底整理后,按新郵票出售,以次充好;有的以金銀或立體浮雕郵票形式,擅自仿印或偽造國家明令通告禁止發行的郵票,制假售假,擾亂了集郵市場正常秩序,嚴重侵害了消費者權益。”而且國家郵政局根據有關規定,“對集郵品制作的審批工作已于2004年7月1日取消。之后從未審批或限量發行過任何集郵品。”

            一些仿品、假品自不必說根本沒有收藏意義和價值,就是那些片面或夸大宣傳的真品,也并不見得就有較大的升值空間。正如一些專家評論的那樣,這些紀念品或收藏品在發售時,它們的升值空間往往就已經被提前透支了。

            因此,收藏愛好者在購買一些被大加宣傳和炒作的紀念品與收藏品時,最好還是持慎重的態度為好。如果決定購買的話,也一定要買國家權威機構發行和到國家指定的銷售部門去買,這樣才能比較可靠和有保障。

        上一篇:2007年中國金幣經銷商(秋季)聯誼會決議
        下一篇:近期集藏宣傳中的“大嘴廣告”分析(甄茗)

        相關新聞
         

        精彩圖片
        航天系列題材又添“新
        首屆上海錢幣博覽會現
        特別推薦
        ·有望明年上市 2008寶馬3系旅行車諜照再現
        ·眾韓女星們的經典招牌笑容 看誰笑得燦爛
        ·牛年賀歲銀條各地熱銷
        ·央行發行中國首次太空行走成功金銀幣
        ·美府會就救市方案達共識 今日之內公布結果
        ·漫說歷史人物金銀幣之禹
        ·首屆上海中國錢幣博覽會將在滬舉行
        ·牛年賀歲銀條20分鐘賣出100多公斤
        ·奧運后,奧運紀念鈔幾近翻倍
        ·奧運紀念鈔遭莊家空炒
        經典美圖
        眾韓女星們
        美麗性感的
        從未見過的
        中國民族風
        大自然的神
        洋妞 (組圖
        《男人裝》
        看了以后丟
        難得一見的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