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連漲五周奔“千四” |
實際上,近期金價的氣勢如虹與美元的節節敗退高度相關,美國經濟復蘇的乏力和近期美聯儲連連暗示可能會有后續刺激政策,令市場對美元“水漫金山”大起憂慮。因此金價未來的走勢其實是對美元趨勢的評估,專家認為金價仍不乏上升空間: 首先,由于美、日等主要經濟體增長前景轉差,影響全球經濟復蘇信心,黃金作為資金青睞的保值避險資產仍受追捧。 其次,黃金出售供應急劇降低。正當新興國家增購黃金之際,向來售出黃金多于購入黃金的各歐洲央行卻減少黃金的供應,預示著大量出售黃金的趨勢已經改變。 第三,各主要央行均繼續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以支持經濟發展。美聯儲暗示會采取進一步放松銀根的措施,而日本央行決定增購證券資產及進一步降低官方利率,如此積極擴張的貨幣政策將會削弱投資者對貨幣的信心,轉向投資黃金。 第四,9月起,全球實物黃金消費需求旺季到來,將持續到年底,目前市場上強勁的消費潛力被拉動,黃金飾品和實物金條持續熱銷,實物需求也會對金價形成一定支撐。 周洪濤分析,目前全球貨幣供應基本面不改變,黃金價格上行趨勢也將持續,但回調壓力也在聚集。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金價可能維持“進二退一”式上漲。 大漲未必大賺,“炒金”并不容易 金價連漲刺激了市場的黃金財富效應,“炒金”熱情持續上升,但對于一般投資者而言,黃金更大的作用是保值工具,是資產組合中的重要配置品種,是抵御風險的“穩定器”,恰恰并非是最佳投資獲利工具。而且從近期黃金市場來看,風險也在積聚。 據分析,雖然近一個月來金價的上揚幾乎是不間斷的,但這也使長期累積的技術性回調需求未得到釋放,于是,技術性回調需要就成了金價連創新高中的一個“堰塞湖”,金價漲得越高,累積的回調壓力越大。去年年底,金價在一個月內氣勢如虹地沖上1200美元,正當人們認為技術回調已經失效時,大幅下跌給許多盲目追高的投資客上了“嚴肅的一課”。 從實際操作來看,“炒金”獲利似乎也未必如想象般容易。如選擇黃金掛鉤類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可能發現,雖然金價出現暴漲,但不少黃金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卻要低得多。黃金專家蔣舒說,金價大漲則黃金理財品必大賺的想法是一個誤區,其實很多黃金類理財產品屬結構性理財產品,具有類似期權的設置,根據市場走勢設定一個漲跌區間,有的還鎖定了收益,金價漲幅超出設定區間的收益,其實投資者享受不到。 再如,目前一些參與交易類黃金投資的“炒金客”也出現了金價大漲卻沒有賺錢的情況。專家指出,由于市場波動和投資者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