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牛市終結背后三大問題值得深思 |
發布日期:13-05-06 08:49:2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 |
牛市的最重要支撐因素是貨幣政策的持續放松,近期金價的暴跌,表面原因可能跟塞浦路斯出售黃金抵債有關,深層次的原因出在美聯儲的量化寬松預期即將終結上。市場預期美聯儲即將退出量化寬松,從而美元強勢,黃金將趨于弱勢。 對此,樂觀者如嘉實黃金(基金 凈值 基金吧)QDII基金經理楊陽認為,國際貨幣體系的失衡,黃金作為最佳的保值投資品享受了長時間的牛市,現在的動蕩行情對于黃金投資者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楊陽認為,影響黃金價格的基本因素并未發生本質的改變,近期黃金市場的大幅波動更多是投資市場由于全球經濟復蘇對于量化寬松政策有可能推出的擔憂,以及前期獲利回吐的壓力。 另一位QDII基金經理也認為,全球宏觀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的復蘇,對貴金屬金融避險屬性有所壓制,但是巨大的貨幣增量與有限的黃金供給總量,是黃金價格長期處于上漲通道的保證。 而悲觀者如泰達宏利全球新格局(基金 凈值 基金吧)基金經理劉威則表示,“黃金下跌是大概率事件”。在其看來,美國經濟已經確立長期上漲的趨勢,歐洲經濟雖然受歐債危機影響,非常微弱,但已經開始走出底部,未來只會好于現在,全球經濟會越來越好;美聯儲的寬松貨幣政策的彈藥庫已經要耗光了,大概率事件是維系現有的政策;加上歐債危機的高峰已過,黃金的高收益故事講不下去了,從長期角度看,更大的概率是下跌。 廣發基金的邱煒也認為,現實情況是,并沒有看到大通脹的出現,至少在發達國家和流動性的主要提供國家,原因是經濟尚未完全企穩,有些國家尚有通縮的風險,比如說日本(新任日本央行行長將通脹率作為目標,而寬松作為其手段)。所以,我們認為在全球經濟再次過熱之前,大范圍的通脹出現的概率很小,所以黃金也就無用武之地。 談及黃金暴跌背后隱含著什么樣的經濟預期,諾德基金周勇表示,我們的理解是,黃金包括基本金屬價格的暴跌,或許反映了兩種預期的疊加,一是經濟雖呈現復蘇但本身力度不是很強,不足以從基本面角度獨立支撐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處在高位;二是美國貨幣政策拐點出現,美國提前停止量化寬松。似乎只有這兩種預期疊加在一起,才能解釋黃金價格的暴跌。 市場最關注的是,假設黃金牛市真的終結,這會對全球和A股市場投資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對此,周勇認為,黃金牛市一旦終結,既預示著全球范圍內的資產泡沫又少了一個,同時也預示著包含中國投資者在內的全球投資者失去了一個好的投資渠道。有鑒于黃金牛市的終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