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_JiBi.Net>>錢幣報道>>古泉園地>>古幣知識>>正文
         
        銀元收藏:戰爭與鮮血的歷史
        發布日期:11-07-26 09:10:5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文物天地 作者:王志軍
        在懵懂狀態,極少數明白者成了小有成就的收藏家。進入90年代中期,各種銀幣被收藏交易者細分,銀幣收藏不再是幾個明白人分享的蛋糕。加之藝術品拍賣業的發展,銀元進入公開交易市場,市場已無秘密可言。在公開市場中,5元錢買到一枚價值5萬元銀幣的經典案例,已是越來越遙遠的神話了。

          

          2000年后,銀元市場波瀾不興,市價有所漲升,但比起書畫市場,銀遠連“小巫”都算不上。古代錢幣、銀元、銅元、銅鏡等收藏品依然是“大眾”的品位,“大眾”的價格。200萬元買不到一幅名家名作,但可以買到古代錢幣,銀遠、銅元、銅鏡中任一品類的系列藏品,打造出自己的收藏帝國。

          銀元的瘋漲,得益于通貨膨漲背景下的人心焦慮,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漲,特別是金價每盎司沖上1500美元,帶動銀價上漲,國內銀價每克漲至10元,每枚“袁大頭”的銀材成本由多年前的約39元,漲至約260元,而“袁大頭”的市價在2010年和2011年間一度沖過千元大關,標志著銀元從理性的收藏時期跨入了瘋狂的投資階段。

          今天,人們在買賣銀元時,已從一枚十枚的交易量發展到一卷(百枚)十卷。收藏者細化著銀元的版別,最普通的“袁大頭”被好事者羅列出了“0”版,“三角圓”等幾十個版別,且有愈分愈多之勢。這與其說收藏,不如說是獵奇更恰當。投資者蜂擁而上,根本不顧坊間“袁大頭”有8億枚之多的傳說,使市價遠遠超過了其內在價值。

          想想,銀幣的一面禾穗簇擁著楷書豎寫的“壹圓”,另一面是翹著小胡子的肥碩光頭,雙目凝視著前方,他就是至今毀譽參半的民國首任大總統袁世凱,袁總統因變成袁皇帝被人們在政治和道德上唾棄,雖沒將“袁大頭”回收熔化,但改鑄了其他圖案的銀幣。袁世凱在銀元上的頭像是當今出鏡率最高、市價也最高,也最受珍視的袁世凱形象。數量較少的袁世凱戎裝像銀幣及數量更少的袁世凱飛龍銀幣則是從誕生之日起就成為了倍受追寵的銀幣名品。

          不能說這是一個錯誤。收藏文物就是收藏歷史,我們不能改變歷史,但可以用歷史來鏡鑒今天?上У氖牵霸箢^”作為財富存在收藏者手中,而不是當權者人手一幣?墒,手里存著成百上千枚“袁大頭”和其他袁世凱像銀幣的收藏投資者,有誰在財富增長之余,反思歷史呢?

          文物收藏正向財富收藏轉化。在投資者眼里,可能每枚沾滿鮮血和故事的銀元,首先是打敗通貨膨漲的利器。對收藏者而言,市場定價權永遠掌握在出價者手中。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這世間已經沒有幾人,看見銀元就想起“一

        9 7 3 1 2 3 4 5 4 8 :

        精彩圖片
        《中國古代民間傳說》
        7月24日集幣視點(集幣
        特別推薦
        ·河北公安機關破獲假金銀幣案件
        ·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銀條隆重發行
        ·古代科技發明(一組)紀念章上市
        ·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發行歷程
        ·熊貓金銀幣增量發行不可怕
        ·自然基金會金銀幣面市發行
        ·國際鉆石寡頭連番漲價 鉆石成“瘋狂的石頭”
        ·江蘇首次洋酒拍賣 200多瓶白蘭地下月亮相南
        ·品味生活 如何打造一場私家品酒晚宴
        ·結婚高峰季 鉆戒價格再攀高
        交易頻道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