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沿壁成“人”字之形奔流而下,巨大的漢文“人”字,近看宛若豐滿遒勁的顏魯公之楷書,遠觀又似瘦削蒼勁的李陽冰之“鐵線篆”,堪為鬼斧神工的大自然美景中,竟顯現出我國獨有的文字、書法藝術之美,此一比喻,中國傳統的文化氣息便噴薄而出……

我國是世界上文明古國之一,我國人民更是崇尚山水名勝,并精于建設,美麗的自然景色也再次被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賦予了多種人文內涵。如素有“黃山絕佳處”之稱的玉屏樓,幣圖中玉屏樓在奇峰錯列,眾壑縱橫的群山環抱之中,隱現飛檐翹角于樹木間,“深山藏古寺”——借助于自然風景突出了人工建筑之美,共同構成情趣盎然的風光,因此有了毛澤東“江山如此多嬌”之贊,成為景區的重要標志。
黃山,堪稱千古一山。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在游覽黃山后曾經慨嘆:“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他的山水游記散文,流傳天下,使自然美景存在于人們想象之中。正是由于這種種人文因素的引入,使情景交融,從而引發觀者的感受超越具體景物和時空的限制,使景物之賞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四幅1盎司銀幣圖,集歷史、文化、大自然原始景致、古典建筑等綜合藝術之大成,是自然山水、傳統文化、古建筑與現代設計、鑄造工藝相結合的唯美、獨特的集中展現;幣圖體現了設計者的巧思和渾然天成的鑄造之工,豐富、賞心、悅目,是為品藏、饋贈之高品位佳物。(供稿:金秋商貿(北京)有限公司)
作者:連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