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繼續領略我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和卓越成就。
探月工程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中國航天事業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后,又塑造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探月工程。嫦娥一號探測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并準確地進入了預定軌道。同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中國探月首飛成功金銀紀念幣,在該套幣的背面圖案中,“嫦娥一號”正環繞著月球高速飛行,背景中坑坑洼洼的月球、點點繁星清晰可見,幣面遠景是我們人類的家園——地球。設計師采用不平衡的構圖方式,很好地增加了畫面的生動感和現代科技氣息,月球寫實,地球則相對抽象,這種視角上的獨特轉換,寓意中華民族的航天事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航空母艦
遼寧號航空母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中國人民銀行于2012年發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母遼寧艦金銀幣,真實地表現了中國首艘航母的威武風采。從“遼寧號”正式命名到金銀幣面世,前后還不到100天時間,在中國現代金銀幣發行史上,這絕對屬于航母速度的增發項目。欣賞這套紀念幣時,可以在1盎司銀幣上,以正前方視角俯瞰“遼寧艦”劈波斬浪的英姿,領略到人民軍隊維護國家主權,勇往直前、戰之必勝的威武氣魄;也可以在1/4盎司金幣上,以鳥瞰“遼寧艦”左舷方向的造型作為遠景,以翱翔的艦載機為前景,從而欣賞到航母與艦載機同框的這一珍貴畫面;而在5盎司金幣上,設計師以遼寧艦右舷前方的視角,使觀者欣賞到起飛的艦載機、航母飛行甲板、起飛線及起降點等一系列的艦載機的“工作環境”,還能了解到“中國海軍臂章”標志,以及“中國海軍首艘航母遼寧艦”交接入列的日期等重要信息;更可以在1公斤銀幣上,看到“遼寧艦”橫亙在海天中央,環繞周邊的橄欖枝,以及自由翱翔的和平鴿等富有藝術聯想與人文內涵的藝術畫面。我們在鑒賞過程中,不禁會對這艘滿載國人期盼之情的航母發出由衷的贊嘆,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2017年2月,國防大學著名軍事專家金一南少將透露,中國第三艘航母即第二艘國產航母已于2015年3月在上海江南造船廠開工建造,該艦將采用平直甲板和彈射起飛技術。而2015年發行的“江南造船建廠150周年金銀紀念幣”早已揭示了這家百年歷史的造船廠與國產航母的不解之緣。在該套紀念幣1/4盎司金幣的背面圖案中,一艘巨輪正自右至左駛入幣面,形似航母的船體由“150”的數字所構成,輔以鴿子、彩帶、氣球等組合元素,似正在下水試航,我想,這既是一種藝術的加工,也算是一個現實的預告吧!(供稿:裕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作者:李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