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不斷取得的發展和突破,極大地增強了保護領空安全的能力,這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增強的表現之一。今天,我們就通過金銀幣的幣面去領略一下航天領域震撼人心的成就。
航天領域:火箭衛星
中國航天事業自1956年起步,在航天探測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個個卓越成果,對國民經濟、軍事國防、科學探測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人民銀行于1996年發行的中國航天工業創建40周年“火箭”紀念銀幣,幣面主圖以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發射升空的畫面,輔之以標志中國版圖的地球局部、遠方天際的土星,以及分離脫落的整流罩和遠方飛行器等元素共同組合。利用鏡面工藝效果形成的空間結構縱深布局,演示出天音如水的美妙畫面。其中,由于土星光環極具藝術裝飾的美感,因此它的出現為畫面增色不少。在浩渺宇宙背景的襯托下,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拖著長長的火尾,以一飛沖天的強大動力,掙脫出地球的引力,似天馬行空般絕塵而去。
中國衛星研制工作始于20世紀50年代末期,中國人造地球衛星計劃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起步,并獲得了巨大成功。1996年中國航天工業創建40周年“人造衛星”紀念銀幣,表現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它與地球家園遙遙相望、自由翱翔于天際的曼妙畫面。幣面上的東方紅一號下方巧妙地設計了一個擴音喇叭,我們仿佛能聽見從天上傳來的熟悉旋律“東方紅,太陽升……”。
發行于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航天工業創建40周年紀念銀幣”是總結,也是新的起點,代表著中國航天事業的起步與過去,也昭示著中國航天事業和中華民族的輝煌明天。
1999年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輝煌成就”1盎司紀念銀幣的幣面上,也出現了火箭與人造衛星的形象。畫面中還有包括代表城市發展的現代高層建筑,表現文化傳媒的東方明珠,表現公路建設的跨江與立交橋梁,表現工業騰飛的石化企業全景,表現水電行業的江河水庫,表現航空航天的火箭與人造衛星,等等。這些幣面設計元素排列有序,由下往上依次推進,理性而有節奏,幣面的右下端,以長城圖案象征祖國,以火箭升空象征新中國50年來翻天覆地的迅猛變化。
2012年10月25日23時33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國第16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升空,并送入預定轉移軌道。由此,16顆北斗導航衛星組網運行,形成了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服務能力。2013年發行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通運行金銀紀念幣”,其設計別致新穎。在1/3盎司金幣畫面上,是一只睜開的大大的眼睛,襯以地球、衛星、北斗七星及二進制碼等裝飾組合設計。而1盎司銀幣則以指南針形象來指代北斗導航系統,通過富有想象力的視覺符號與造型,以象征表達手法,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應用價值與科學文化價值傳達給每一位觀賞者。(供稿:裕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作者:李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