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價背后的國產黃金危機 |
汰或被大企業兼并。對現有企業格局加大調整力度,改變黃金礦山小而散的狀況。力爭“十二五”時期,產業結構更趨合理,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形成以大型企業集團為主導的黃金產業發展的格局。 由于一礦多開,限制了礦山的深部和外圍探礦;由于資金不足,地質勘查單位的新區勘探保障能力不足。原有一些國家投資的一些大型企業經過開發資源已經處在枯竭的狀態,新增資源少,接替資源不足。加快黃金資源整合,進行礦產資源開發整合是提高資源利用水平、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推動產業升級的有效途徑,是適應全球礦業一體化和加快自身發展的根本要求。當前黃金礦產資源集約化程度低、分布太廣、礦業經濟比較粗放,產業鏈條不長、資源綜合利用效益低等,給黃金礦產資源整合造成了比較大的困難。 資源整合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治散達到治本。通過整合資源、合理布局、市場配置,對礦產資源進行規劃、整合、配置,對礦產企業依法進行重組,優化資源配置,來切實轉變增長方式,提高礦業運行質量,提升礦產資源管理和開發利用水平,為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可靠的資源保障。合理調整礦山布局,采取就近整合方式,推動黃金資源向優勢骨干企業集中,提高產業集中度,促進資源開發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黃金是探出來的 黃金工業通過優化地域之間、企業之間的生產資源配置,可以充分發揮較好的協同作用。在企業結構調整的同時,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通過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造,使企業形成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最大限度地調動資產所有者、企業經營者和全體員工的積極性,使國家各項政策措施在黃金企業發揮最大效應。 目前,黃金工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是很高,亟須對現有黃金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更新換代。以發展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水平為突破口,推動黃金工業發展模式從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而推進黃金工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關鍵是,不斷增強黃金工業自主創新能力。 其中,勘探方面的核心技術尤為重要。山東目前探明的黃金總儲量超過1000噸,約占全國的1/4。膠東是我國最大的黃金資源基地,據山東省地礦局專家預測,該地區三大成礦帶蘊藏3400余噸的金礦潛在資源,是我國最大的成礦區域。近50年來,共探明玲瓏、焦家等特大型金礦7處,大中小型金礦上百處,累計探明黃金儲量約1000噸。以往找礦主要限于500米以下,深部工作程度低,500~1500米空間尚有2000多噸黃金儲量尚待探明。要勘探出大型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