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礦黑幕:貴州原政協主席黃瑤案再調查 |
規范及技術的落后,全州黃金小礦林立,植被破壞嚴重,尾礦、廢水亂排放,且掠奪性開采導致環境污染、水土流失。 2008年初,國家有關部門就曾通過衛星監測和無人飛機航攝,發現晴隆縣部分鄉鎮存在大量非法黃金采礦點。 司法系統人士稱,黃瑤在黔西南州任職有8年之久,無論他有無違紀行為,對此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當時的調查也指向了黃。 貴州省社科院專家介紹,在“十一五”期間,貴州省政府已著手對黔西南州金礦進行重點整治。通過設置規模、技術兩大技術門檻,將小礦主攔于門外!包S金將繼磷、煤、鋁之后,成為資源大省貴州的后起優質資源。” 東窗事發背后 當地多位分析人士稱,“黃瑤落馬可能會波及到他過去的下屬! 幾乎所有貴州政商界的受訪者眾口一詞地表示,盡管已經離開了黔西南州一把手位置十年,但黃瑤的違紀行為與黔西南州應該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貴州省社科院的另一位專家在黃瑤東窗事發后發出感慨。 因為工作關系,上述社科院專家曾與黃瑤“打過一些交道”。在他看來,黃瑤當時由于是自治州的一把手,實際權力遠遠大于其他省平級的地級市領導,“在黔西南州主政期間,黃瑤完全是一方諸侯、封疆大吏,集大權于一身,而作為自治州,還有制定地方法律法規的權利——“黔西南州的大事小事,沒有黃的點頭,根本不可能順利實施! 在貴州政界人士眼中,黃瑤算得上是一個“仕途被奇跡包圍”的官員,在現任貴州省領導班子當中“資格算是很老的”。 有觀察人士認為,黃的落馬,有一部分原因是“功成名就過早”。 至于黃瑤被指的“作風腐化”,貴州省多位人士認為他跟貴州省內一名女性政府官員關系密切。 黃瑤在1996年12月至1999年5月任貴州省委常委,黔西南州委書記期間,該官員曾擔任黔西南州職務。 據司法界人士透露,組織上在黃瑤雙規前,“曾找過該官員談話”。 貴州原政協主席黃瑤簡歷 男,布依族,1948年4月生,貴州開陽人,1967年10月參加工作,1978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 1967年10月至1978年04月,先后任貴州省安順地區開陽縣高峰小學教員、教導主任、副校長、校長,縣城關區教育辦公室干事; 1978年04月至1982年02月,在貴陽師范學院歷史系歷史專業學習;1982年02月至1983年05月,任貴陽師范學院歷史系助教; 1983年05月至1985年08月,先后任貴州省安順地區開陽縣委組織部工作員,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