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國際板將登場 人民幣定價起航 |
。 根據這份報告,未來6年,中國新增中產階層人口將達2億,增幅超過60%,而中產階層人口總數將達到5億。這些擁有更多可支配收入但面臨有限投資選擇的中產階層,將會繼續保持對黃金投資的需求。同時,中國巨大的私人儲蓄使消費者有能力增加黃金購買。調研發現,在中國家庭銀行賬戶共約7.5萬億美元的儲蓄中,只有約3000億美元被用于購買黃金,該比例相對較低。 上述報告預計,到2017年,中國私人領域對黃金的需求將從目前的1132噸增長到1350噸或更多,增幅達20%。 另外,世界黃金協會在中國進行的黃金消費調查顯示,消費者對黃金的信心十分堅定,80%的受訪消費者表示,計劃在未來的12個月中維持或增加對24克拉金飾的購買。 蔣舒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為何近幾年無論黃金價格上漲還是下跌,中國黃金需求都表現強勁?這是因為中國在2002年才正式開放黃金投資市場,而中國對黃金需求從那時開始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在家庭收入穩步增長的背后,黃金需求具有剛性,很多家庭已經將黃金納入自己的資產配置。但即使是 2013年中國掀起黃金搶購熱潮后,中國大陸人均黃金持有量也落后于中國臺灣等周邊地區,更落后于一些發達國家,黃金需求還有上升空間! 而黃金國際板的推出,可以讓國際市場更清楚地看到中國黃金需求。 等待賬戶政策 黃金國際板有別于境外市場的最主要方面為人民幣計價,這將是全球首個以人民幣計價的國際黃金交易平臺。 劉中光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黃金市場有自己的特色,首先上金所這樣專注于黃金的交易所是許多國家所沒有的,另外,上金所將推出的國際板計劃以人民幣計價,將中國如此龐大的黃金交易量國際化,這將顛覆現有的市場,創造出既屬于中國又非常國際的市場! 不過,劉中光認為,國際板推出的一大條件是人民幣可自由兌換。 根據方案,黃金國際板的境外會員將可以使用離岸人民幣。在上金所國際交易平臺,境外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必須開設人民幣非居民賬戶(NRA,Non- Resident Account),作為結售匯和劃轉盈余貨款的基本賬戶。賬戶內的人民幣用途僅限于上金所交易,資金嚴格按照“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原則流轉,不得流出交易所體系之外。這與自貿區資本項目有限開放的特征一脈相承。外幣的來源不計,一旦轉化為人民幣,則資金封閉運行。 上述方案還需央行出臺相關的自貿區賬戶政策,因為離岸人民幣等同于外匯。 針對上海自貿區,央行已經出臺支付機構跨境人民幣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