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連續走低 中國央行或增持分散外儲風險 |
伴隨著以高盛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再度唱空黃金(1293.8,9.18,0.71%),金價再次暴跌。 4月15日,黃金以大跌迎來了暴跌一周年。因為在2013年4月15日,國際金價單日以跌幅達9.13%創下近30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隨著近月來金價的連續走低,引來了外界對中國央行增持黃金儲備的猜想。近日有外媒消息稱,中國已經開始允許直接經北京口岸進口黃金。而此前,市場預測中國央行將增加黃金儲備,還可能在今年年內發表正式聲明。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央行并未就此做出表態。 央行一位內部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中國是一個大國,央行增加黃金持有量也是正常現象,這跟‘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是一個道理,也是分散外匯儲備風險的需要。”受訪業界人士亦認同此觀點,央行如果適當增持黃金儲備,有助優化中國外匯儲備結構,分散外匯儲備風險。 央行或增持黃金 有消息稱,中國已開始允許通過北京進口黃金,不過目前進口數量并不是特別大。在業界人士看來,如果開放北京進口渠道,將有助于中國以低調的方式提高官方儲備,也有助于促進中國進一步從國際市場上采購黃金,同時也可擴寬老百姓投資渠道。 “隨著國家綜合信用的不斷提高,使得紙幣貨幣與金屬貨幣能夠同值,因而買賣黃金很正常。因此,即使央行增持黃金也是正常現象。”上述央行內部人士對記者分析稱。 記者注意到,中國黃金需求近年來比較旺盛,特別是中國大陸對于實物黃金的需求一度飆升。僅在2013年4月爆發的搶金潮就促使中國消費了706.36噸黃金。可以說,是中國大媽推動了中國市場對實物黃金的需求。 有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香港共向內地提供總額達530億美元的黃金。今年1月來,中國大陸自香港地區進口的黃金達83.6噸,相比2013年1月進口的19.6噸,增幅達到了326%。而去年中國的黃金進口量也大增28%,由此引發了市場的猜測。 世界黃金協會認為,中國人民銀行希望選擇美國國債以外的投資產品,因此可能正在增加其黃金儲備。雖然官方并未表態證實,但受訪的業界人士認為,跟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官方的黃金儲備偏低。 對黃金頗有研究的金鵬期貨總經理喻猛國對記者表示,中國官方對黃金的儲備跟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偏低。在他看來,黃金是稀缺資源,同時也是戰略資源。中國官方如果適當增持黃金,有利于經濟建設。 中信建投研究部專題組組長夏敏仁接受記者采訪時亦認同,“央行在黃金價格低點時適當增持,可以優化中國外匯儲備結構,對沖美元下跌風險。” 雖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