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牛市未完 跌市是大調整 |
發布日期:11-10-10 08:16:1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東方財富網 作者:曹仁超 |
高頻交易令2009年5月及今年8月的股市出現迅速溶解。 讀過garden-vareity理論便知道商業循環周期不離5年一小變、10年一大變,此乃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正常商業周期。日本在1990年出現"資產負債表衰退",睇過Richard Koo的文章有助了解"資產負債表"衰退。只有重整資產負債表另一繁榮期才可以再來而不是由政府進一步增加負債,以債養債遲早大鑊,個人如此、公司如此、國家如此一樣。 美國推出量化寬松政策可以阻止1930年代式經濟蕭條出現(即沒有雙底衰退。)但逃不出日式衰退,何況世界經濟已進入再平衡期(日本GDP由1990年占全球比重12%降至目前6%。未來20年歐、美GDP將由2007年各占全球GDP25%降至只占12%,新興工業國所占比重倍增、上述改變不是美國聯儲局推出什么TO2可以改變。) 了解大趨勢創造財富 過去幾個決定影響你今天擁有多少財富。一、1982年8月中國政府宣布收回1997年7月香港主權及1989年**事件,你是否對香港前途仍然抱有信心?二、1997年7月1日特區政府成立推出八萬五房屋政策,你對投資房地產態度?三、2001年中國加入WTO你有沒有投資資源股或黃金?四、2007年9月在"港股直通車"謠言下,你有沒有出售當時已偏高的港股?五、2008年10月中國政府推出四萬億人民幣刺激經濟計劃,你有沒有重新入市吸納股份? 今天你仍未發達四大原因: 一、你買的住宅單位超過你負擔能力,結果一闊三大。(尤其是在1997年那年買樓。) 二、你不了解什么是"價值"。有沒有買物非所值的"名牌"消費品。在投資方面有沒有在接近最高價時才買入、在接近最低價才賣出,因為恐慌。 三、買入你不需要的東西。例如女性買皮草、首飾、手袋,男性追求車款,結果垃圾滿屋,通通都是浪費金錢行為。 四、對"學習"沒有興趣。太多人離校之后對吸收知識興趣大減,浪費時間在無聊的事物上,包括行街、睇戲、打機、吹水、研究馬經、賭波、睇八卦周刊。上述沒有一項有助你致富,時間便是如此無無謂謂地浪費掉,最后一事無成。 換言之花時間或金錢在無謂的事物上,都是你今天仍未發達的原因。知識就是財富因為知識能提升你的洞察力、領悟力。 例如分析過1970年到1980年的金價狂升后,自然了解到由2000年起的金價再次進入十年上升期。 1984年到1997年本港樓價因政府決定每年只賣地五十公頃政策而大幅上升,2003年9月特區政府取消公開賣地,改為采納鉤地表。1950年到1980年香港制造業的發展史,有助分析1978年到2007年中國制造業的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