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黃金情結再生演變 |
發布日期:13-01-21 09:17:1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三秦都市報 作者:劉鴻斌 |
1月16日,德國央行正式宣布,將從紐約美聯儲和法國央行分別運回300噸和374噸黃金,并計劃到2020年在法蘭克福儲備1700噸左右的黃金,占德國黃金總擁有量的50%。但要是從美國運回黃金恐怕沒那么容易。去年底,荷蘭與德國分別提出運回以及檢查存放于美國的黃金儲備的要求,均遭到美國拒絕。 德國擁有的黃金儲備總量共計3396噸,在全世界位列第二。作為歐元區的領頭羊,德國為什么要運回黃金?筆者認為,第一,世界對美國的信任程度正在發生質變;第二,各國對各大貨幣體大量發行貨幣充滿憂慮;第三,各國央行可能進一步加大黃金儲備規模,并以此部分的對沖紙幣貶值;第四,黃金作為硬通貨的職能將再被重視。 過去數十年間,美國無論發生多大的危機,其8000噸的黃金儲備不曾賣出一克的事實,已經使人對其不屑于儲備黃金的態度產生懷疑。黃金具有最為廣泛的信任,在全球范圍內,隨時可以被兌換成任何國家的貨幣,并用于購買或償付債務。那美國為什么會否定黃金的價值?因為美國妄圖使得全世界只認可美元,以實現其美元霸權的地位。在各國貨幣地位不平等,美元充當著最高地位貨幣的時代,唯有黃金才可以和美元對抗。所以,當世界各國央行都更加重視黃金儲備的時候,美國的擔心和憂慮可想而知。 總之,德國運回黃金這件事內涵豐富,我們必須緊盯事態發展,以觀其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