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商品之王應該是黃金而非原油 |
發布日期:10-09-16 08:58:0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 |
方便他們隨時買賣黃金。所以,雖然人們經常買賣黃金,但是卻很少從交易商那拿走黃金。這樣就給某些人賣出實際上并不存在的黃金創造了條件。當我們把黃金儲存在自家的倉庫里,我們會很自然地把這些黃金當成自身財富的一部分。但是如果這部分黃金存在別人的倉庫里,那么這些黃金還能算作自己的財富嗎?部分投資者將黃金存在商業銀行的“指定賬戶”上,在這個賬戶的黃金,負責保管銀行是沒有權利挪用的,而另一部分客戶則把黃金存在“未指定賬戶”上,銀行有權利暫時挪用這批黃金。
事實上,很多投資者,機構乃至主權國家都會通過倫敦黃金的“未指定賬戶”來購買黃金,同時把黃金存在倫敦黃金市場那里。大約95%的黃金交易與未指定黃金賬戶是有關的。同時,還有很多人雖然經常買賣黃金卻很少交割實物黃金,這就給了倫敦黃金市場機會來賣出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的黃金。這個過程就很像貨幣發行的過程,我們只需要少量的基礎貨幣就能通過一定貨幣乘數滿足經濟對貨幣的需要。這樣一來倫敦黃金市場只需少量的實物黃金在手就能支撐起很大交易量,本質就是玩十個鍋九個蓋的把戲。在大部分的時候,倫敦黃金市場的這套把戲都能玩得很轉,但有的時候客戶很看好未來的黃金價格或者黃金需求暴漲,就會導致黃金交割量超過倫敦黃金市場手中的黃金儲備。那么倫敦黃金市場就有著面臨違約的風險,就在這個時候央行往往出手相助,借出黃金。于是在客觀上造成了黃金被過度拋售的局面,金價也自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壓。金價的長期低蘼掩蓋了很多國家長期濫發紙幣的事實。因為這也正是美國“強勢美元政策”的基礎,美國可以在濫發紙幣的同時,保持低利率以及美元的購買力。還有央行出借黃金并不是無償的,會收取一定利率作為補償,這正是所謂的一舉兩得。 巨大的交易量對倫敦黃金市場也是很有好處的。如果交易的傭金為3%,那么倫敦黃金市場就能通過5000億的資產每年賺取5850億美元的收益,這不就是所謂的一本萬利嗎?比如英格蘭銀行宣布出售其一半的黃金儲備,其出售對象僅限于倫敦黃金市場的會員。在利益的驅動下,我們有理由相信某些國家的央行與倫敦市場一拍即合,特別是有央行的黃金儲備作為后盾,倫敦黃金市場可以更加肆無忌憚地在黃金市場為所欲為。特別是依靠央行的黃金儲備,倫敦黃金市場可以繼續維持其市場的高流動性。正因為如此才造就倫敦黃金市場冠絕全球的交易量。最后,請投資者們記住真正的商品之王是黃金,而不是原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