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位重提是惡性通脹先兆 |
發布日期:09-04-27 08:33:0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徐斌 |
作者為安邦咨詢公司分析師 那么,現在歐美銀行家關于金本位回歸的討論,已經讓我們看到未來惡性通脹的陰霾。近期英國《金融時報》撰文《閃光的,可能就是金本位》,文內說:關于金本位的思考目前正在各個不可能的角落興起。一位精明的歐洲地產開發商正在把越來越大比例的資產從政府債券轉向黃金。在半個地球之隔的中東,一些主權財富基金出于類似考慮,正在積極囤積糧食和黃金。 與此同時,紐約一家對沖基金最近發布的私人研究報告指出,自全球1971年8月15日拋棄金本位以來,信貸已激增到完全失控的程度。過去18個月,這種信心的極限受到考驗。未來幾年,它可能會分崩離析,如果當前這輪超常政策舉措引起通貨膨脹嚴重爆發,就更會如此。 人們對金本位回歸的討論是有道理的。因為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迫切需要一個世界貨幣來減少交易成本。目前各國銀行家之間關于金本位的討論,意味著不久的將來,全球經濟可能進入滯脹時代。因為全球經濟到時要面臨這樣的抉擇:到底是繼續使用因為注水過多而癱倒在地的美元呢?還是國際基金組織出面提供一籃子貨幣組合(歐元的聯合國版本)?或者干脆回歸金本位? 問題是今后美元倒下,誰將是全球信用體系中的王者至尊?歐元?僅僅歐盟內部的政治分歧,就足以撕裂人們對它的信任,更別提它其他的先天缺陷了。人民幣?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政治社會前景,短期內都難讓其他國家放心。日元?這個泥足深陷的經濟巨人的氣色,看上去比美國還慘白。而全球惡性通脹,隨著市場商業信心的恢復、貨幣乘數的反彈,在幾年內隨時都可能迅速到來。到時,恐怕全球經濟不得不乞靈于黃金的王者歸來。這并非市場經濟的崩潰,而是歐美國家央行信用的崩潰,最終迫使人類社會不得不重歸金本位。 不管黃金是否最終主導我們的貨幣,在全球經濟如此變幻莫測、惡性通脹隱憂揮之不去的情形下,人們遲早會認識到:黃金就是黃金,是經受過市場經濟歷史考驗的智慧結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