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_JiBi.Net>>錢幣報道>>錢幣要聞>>錢幣資訊>>正文
         
        用哲學歷史觀認識早期中國現代金銀幣設計
        發布日期:10-04-06 12:22:4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南京浩洋blog 作者:孫浩洋
        ,以及人要受國家、社會影響和制約性的角度去分析和認識。我國于1976年10月公布、1977年12月發表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由于該方案“指導思想、做法都是‘文革’慣性使然”,引發廣泛批評和抵制。同時,還造成了社會上使用文字混亂的局面。當時,我正在上小學,語文老師的授教還記憶猶新。 1986年6月,國務院轉發了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通知,決定停止使用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等于正式宣告了文字改革失敗。凡其時者根本無法逃脫!身處其間的錢幣設計師又怎么能例外呢?況且文字改革畢竟不是什么威脅到生命和財產的大事。所以,1982年和1986年幣文應該算是合格的,而1989年的幣再現已廢止的簡化字仍屬正常現象,這正說明了國家層面的某一意志對公民的影響何等至深。該幣的設計師們是沒錯的,而恰恰提醒國家管理層的是:凡事需謹慎。 

         四、紀念幣未標注面值 

            1982年熊貓金幣。據陳堅、蔡信民先生的回憶解釋,其情況完全符合當時國際上金幣要素慣例,在我國欲身擠國際金幣市場的大背景之下,上海造幣廠所設計和鑄造的產品在當時是正確的。 

             我國現代金銀幣從無到有,題材豐富,充盈著中華文明精華瑰寶,這其中包含著金銀幣設計師以及鑄造者們的責任和付出。《南幣文化價值體系》一書說得好:“細節成就完美――細節是一種習慣、一種積累、也是一種眼光、一種智慧”。王道一先生曾回憶我國第一代造幣設計隊伍成長時談到:硬幣設計工作是“作為(造幣)頭等大事”來抓的。建國后,上幣廠成功培養了第一代設計師3人;1962年從美術學校挑選5人,由于5人身處“文革”,其間“設計制作了多種領袖像章,當時搞創作有多種清規戒律。真正的發展,是在‘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后,他們通過體驗生活,開闊了眼界,加強了自身文化素質修養,認識到發揚民族傳統藝術的重要性,同時吸取國外的先進藝術。有了這種‘吞吐古今,涉獵中外’的治藝思想,才能跳出師門,打破拘束,獨自成家,奠定中國特色的造幣設計專業藝術風格的基礎”。至今,絕大多數的設計師已成為我們集幣愛好者熟悉的錢幣設計大師。他們都很重視細節,我想,我們集幣愛好者們講究細節、錢幣經營者們講求細節,造幣更依靠細節,因為造幣是無數細節的高度集中體。所以今天的我們,不應發出詬病評價,切不可過分苛求我國早期金銀幣設計師們和沈陽造幣廠、上海造幣廠生產的產品,我們必須依據我國始發金銀幣時的社
        9 7 3 1 2 3 4 4 8 :

        精彩圖片
        武松的“柔” 楊志的
        4月2日集幣視點(集幣專
        特別推薦
        ·浙江天寶坊黃金珠寶有限公司
        ·Swatch紅色瑞士國家館腕表
        ·陀飛輪的三級跳 看腕表技術的創新與飛躍
        ·折射世博歷史 展現世博文化
        ·軒尼詩擬三年造三高端品牌 文君酒借地翻盤
        ·唐培里儂2000年份粉紅香檳
        ·少女風 從Lolita那里偷衣穿
        ·顛覆鉆石銷售潛規則
        ·即將風靡的汽車新技術
        ·像紳士那樣享受雪茄
        經典美圖
        香奈兒推出
        徐靜蕾時尚
        胡靜優雅風
        王艷華美寫
        巴西超模春
        攝影師眼中
        黃奕嫵媚寫
        李冰冰優雅
        SARA春日寫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