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收藏知識之鑒別錢幣 |
發布日期:10-06-22 15:40:0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收藏知識小叢書 作者:王凌云 相瑞花 |
異的古幣,名曰“虞幣”、“夏幣”、“葛天氏”、“太吳氏”等,根本違背了貨幣起源的規律,是不能置信的。 掌握一定的歷史知識,是錢幣鑒定的基礎。所謂歷史知識,在這里主要包括下列內容:一是通史,即自先秦至今的社會發展史;二是斷代史,側重于歷代史籍中的食貨、錢幣以及中國近代史的有關部分;三是專業史,內含經濟史、經濟思想史、商業史、財政史、文化史、對外貿易史、民族關系史、帝國主義侵華史、農民起義戰爭史等;四是歷史地理和圖籍、古今文獻資料等。 歷史資料表明:中國歷史上各時期貨幣的產生、發展、消亡及其轉化,是由社會的、經濟的、自然的、財政的、政治軍事的以及對外關系的等若干因素互相作用,再加上貨幣本身內在規律促成的。所以,不能脫離歷史來鑒定錢幣的真偽和斷代。如20世紀初,四川等地曾經仿制了一批明代長方形銀錠,上有“正德年制,平倭餉銀”、“崇禎年制,平蜀飽銀”字樣。如果熟悉明代史,對鑒定這些銀錠有很大幫助。因為明代倭寇為患,以嘉靖中葉后為劇,而正德年間并無倭寇犯境,何來平倭餉銀?崇禎時,李自成起義軍雖出入巴蜀,但并未建立鞏固的根據地,朝廷發兵追截之處,遠不止四川一地,清兵入川,雅布蘭射殺起義軍將領張獻忠時,已是順治三年了,可見平蜀餉銀亦是假錢。 鑒定錢幣還需要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如中國貨幣史、貨幣思想史;考古學、金石學及文物方面的基本知識;錢幣學、鑄造學、錢志、歷代錢譜;貨幣史、金銀史、紙幣發展史等;錢莊。票號、典當、中國銀行業和帝國主義在華銀行及其發行的紙幣等等。 貨幣史記載了大量有關古錢鑄造、價值、支付、流通情況等資料,為錢幣鑒定提供了佐證?脊艑W與金石學的研究成果,為鑒定古錢的真偽提供了第一手資料。錢幣學是鑒定錢幣的基礎,它涉及的面較廣,包括各個時代錢幣的不同版別、形制、質地等特征;雕模及鑄造知識;易與中國古錢混淆的朝鮮、日本、越南等國錢幣形制;錢幣的質地、色澤、產地及爐別等方面的知識。 古漢語和古文字學是閱讀古史資料和考古文物成果所需要的基本功。沒有這個功底對以前刊印的、沒有標點符號的二十四史、十通、各朝會要、會典、實錄、太平御覽等,都很難讀懂。 錢幣鑒定還要有一定的書法修養。錢文代表了一代書風,也是辨偽的主要依據。如瘦金體的錢文不會出現在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