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注冊報告(摘要八)——后續利用的初步計劃 |
發布日期:08-11-06 14:08:54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注冊報告》于2005年12月1日獲得國際展覽局第138次成員國代表大會通過后,引發了海內外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上海世博會注冊報告是一份關于上海世博會整體實施方案的法律文本,也是籌辦上海世博會的基礎綱領,今后籌辦世博會的所有工作過程,就是實踐和履行注冊報告內容的過程。為了方便海內外社會各界人士全面地了解注冊報告,世博網現將注冊報告摘要發表。以下是“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注冊報告(摘要八)——后續利用的初步計劃”。
上海世博會后續利用的關鍵是要對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有一個清晰明確的功能定位和會展前后的安排。根據上海城市布局調整總體考慮和黃浦江兩岸開發規劃,經過籌辦期間的建設和會后的再次開發,世博會場址將成為21世紀初上海城市又一具有標志性的中心區域,并具有現代化國際性文化交流和商務服務中心的功能,將成為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區開發和再造的典范。世博會后續利用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場館的后續利用;二是土地的再次開發;三是新增城市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繼續發揮后續效用。 1)后續利用的原則 1.1)服務城市總體發展戰略的原則 以上海城市總體發展戰略為指導,分析現有的城市功能和設施,以世博會會中會后填補目前城市功能的空缺,使園區后續利用符合總體發展的需要。世博會將形成的包括大規模交通體系和各類建筑、設施等有形資源和巨大的社會效益帶來的無形資源。充分考慮兩種資源的積累在后續利用階段中的有效利用。 1.2)主題服從原則 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充分剖析這一主題的寓意和內涵,并將主題的深化體現在整個世博園區的規劃之中,這一主題將貫穿于整個世博園區規劃的全過程,后續利用研究也是建立在這一基本的主題和理念之上。上海世博會不僅僅是6個月的世博慶典,更是未來60年不落的全球盛會。必須繼續體現和弘揚這個主題,使該地區成為上海城市的功能和形象得以提升的標志性區域。 1.3)地段特征原則 世博園區地處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機場連線的中點,環抱黃浦江。北鄰南浦大橋,西鄰盧浦大橋,南有徐浦大橋;東北毗鄰陸家嘴金融中心;結合洋山深水港及外高橋組成的物流中心。在交通、金融、物流等各個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這保證了世博園區后續利用以“國際貿易功能”為核心的區位可能性和操作可行性。后灘所具有的形態特征可以類比陸家嘴,將上海城市的“國際貿易功能 |
上一篇: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注冊報告(摘要七)——溝通與推介計劃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