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郵票與編號郵票收藏與投資 |
博文:老紀特郵票背膠必須了解的幾種情況 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5de99f010158ub.html?tj=1 二、郵票收藏家@安徽榮耀[微博] JT郵票 新發行的郵票一面世即高開低走,那么精品必然在穩健上漲的JT票部分。 中國有句老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相信隨著新郵的暴漲暴跌,JT郵票必將展現風采,為廣大集郵者和投資者所追捧。集郵者和投資者應摒棄浮躁的、一夜爆富的心態,遠離郵市炒作,尤其要拒絕炒新,選擇郵票中的精品,選擇JT郵票才是明智之舉。JT票的發行從1974年到1991年,前后18年,然而它跨上了“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幫”、改革開放3個歷史階段,是我國郵票極具魅力的一大類別。 一、 JT郵票價廉物美,精品薈萃。集郵界普遍認為,新中國郵票中,精品薈萃的時期只有4次,其中就有2次集中在JT郵票上,這2次分別為1974-1982年和1983-1991年,是集郵者公認的郵票精品年。 二、 并且除早期的《庚申猴》、《齊白石》、《愛科學》、《山茶花》、《荷花》等少數郵票或小型張價格偏高外,《西廂記》、《仕女圖》、《兵馬俑》等中檔小型張價格分別只有800元、1000元和220元左右。 三、 一些題材優秀、設計精美的郵票更是低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幾十元,甚至不足十元。如《益鳥》45元、《臺灣風光》120元、《吳昌碩作品選》80元、等郵票的發行量多在400萬套以下,其價格卻很低。《花燈》、《牡丹亭》、《拙政園》、《宋慶齡》等郵票的發行量都在800萬套以下,價格卻均不足百元, JT郵票的價值明顯被低估,應具有廣闊的升值空間。 四、 JT郵票的供求矛盾日顯突出。一是JT郵票發行量普遍較少,造成貨源供應必然緊張。1974至1984年的JT郵票發行量多在300萬套左右,1985年以后的JT郵票大多也只有千萬余套,并且當時JT郵票在集郵柜臺和郵政窗口都有銷售,消耗、損毀的數量較大,而不象現在的新郵存世量基本等同于發行量。尤其是1984年以前的JT票,300萬套左右的發行量相對于目前號稱上千萬的集郵大軍明顯是僧多粥少。二是集郵者的集郵方式普遍是先易后難,由近及遠逐步進行,造成JT票的需求必然日趨旺盛。 五、 目前造成JT郵票價低的原因主要是受集郵者生活水平還不高、投資者熱衷于炒新和郵市低迷大環境的影響。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集郵者生活水平的提高,郵市中JT票的數量將越來越少。JT票的收藏和投資價值必將再次得到體現。而不像編年票不但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