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幣收藏熱的虛火 |
,當年都說是黃金做的,得有幾十冊,今天到市場來幾乎一分錢不值,也就說它不是真正收藏品。
【解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可以根據需要發行紀念幣”,“紀念幣的主題、面額、圖案、材質、式樣、規格、發行數量、發行時間”等由中國人民銀行確定。但在收藏市場上,卻存在著大量并非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不具有流通貨幣屬性的所謂“金銀幣”紀念品,而且在這些廣告中,商家大多采用偷換概念的方式,混淆產品實質,將自己發售的紀念幣堂而皇之地冠以“金幣”或“銀幣”的名義。 【同期】北京福利特玩家收藏品交易市場董事長 樊德安 (紀念幣必須)是正規銀行發行的,不能是某個文化公司發行的,然后照著它演變成另外一種文化產品,附加在這個主題上,說這個主題怎么好進行炒作,很多不具備收藏常識的人容易有失誤。 【解說】樊先生告訴記者,由中國人民銀行正規發行的紀念幣和金銀幣都兼具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兩種屬性,既是收藏品,又是投資品。然而一些廣告銷售中大量出現的紀念章產品卻很難具有這兩重屬性,云山霧罩的夸大甚至是虛假宣傳,很容易使消費者上當受騙。 【同期】收藏愛好者 張先生 感覺現在心里也沒底,沒有指向,誰來引導這個東西現在也說不清楚,鑒寶節目、這個節目那個節目的只是說,誰能把這個東西說以后能值錢啊,沒有目標。 【解說】張先生說,每次看到各類收藏品宣傳活動總是心里癢癢的,也確實想給子孫后代留下點有價值的“寶貝”,可是買來買去的總是心里沒底。針對郵幣收藏市場目前的狀況,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首先,消費者應搞清楚哪些收藏品適合投資,投資風險究竟有多大。選購前最好多了解一些收藏品相關知識,不要盲目地相信電視、廣播、報紙上的廣告宣傳。 【同期】北京福利特玩家收藏品交易市場董事長 樊德安 我建議大家逢低關注,把它當作一種情趣,當成快樂去玩兒的心態,不要想一夜暴富。 【演播室】沒錯,收藏本身是一個收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收藏者首先獲得的是一種美的享受,其次才是儲財、保值、升值。如果一味抱著一夜暴富、大賺一筆的心態搞收藏,那最終可能吃虧的還是自己。因為收藏品市場是一個高風險市場,既有淘寶的機會,也有很多陷阱。面對這種情況,收藏熱后更需要些冷思考。好的,感謝收看本期節目,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