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市場井噴:人為炒作傷害市場 |
發布日期:13-06-06 09:08:3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 |
中國的郵市,曾經歷過1985年、1991年、1996年三次大的高潮,從1997年至今十七年來,郵市雖有起伏,但以往那種高潮始終沒有再出現,甚至長期出現“靜悄悄”的狀態。上世紀80年代中期大規模群眾性的集郵再也見不到了,許多人已放棄了集郵,甚至認為郵票將退出歷史舞臺,但讓他們大跌眼鏡的是,國家新郵的發行一浪猛過一浪。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密集的新郵,讓市場震蕩,讓集郵者迷茫,這到底是金錢作祟,還是服務社會?值得我們探究。 三四五月新郵如潮 今年上半年的郵票發行以及郵市表現,讓很多人看不懂。在《癸巳年》蛇票發行調動起郵迷及郵市的一度興奮后,春節一過,從3月至5月,國家郵政部門緊鑼密鼓大量發行新郵票及郵品,讓集郵者目瞪口呆,買不勝買。這里,有必要讓我們回顧一下這些郵票郵品。 3月3日,《張燈結彩》個性化郵票首先開張,3月5日,一天同時發行《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發表五十周年》及《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兩套郵票,接著,又分別發行了《中共中央黨校建校八十周年》《桃花》《世界水日》;4月,《搗練圖》《景泰藍》《郵聯七大》相繼發行;5月,《齊心協力 抗震救災》首當其沖,《感謝母親》接踵而來。5月19日,前所未有地在一日之內發行三套郵票,一是《中國古鎮(一)》,二是《馬踏飛燕》個性化郵票,三是普通郵票《美麗中國(一)》。不僅如此,這三個月中,中國郵政還發行了《法門寺》《珠穆朗瑪峰》《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園林博覽會》等6種郵資明信片。 三個月中,郵票就發行了14套,真正是前所未有,創了中國郵政之最,可能世界各國也沒有這種“佳績”。而這14種郵票,有四套郵票每套達到6枚以上,《桃花》更是達到12枚,面值13.9元。三個月密集發行的郵票,如狂潮一般沖擊著郵迷的心。 集郵者邊罵邊搶購 按理說,一種商品在市場上泛濫,商品會滯銷。但郵票畢竟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是具有文化及紀念功能的特殊商品,而且還具有收藏價值與升值空間,所以,雖然郵票發行像涌泉一樣,但被集郵者、投資者這塊巨大的海綿很快吸收,讓人難以置信。集郵者一邊抱怨著郵票發多了,一邊有各自的理由將它們消化著。 以《桃花》為例,3月16日發行當天,在海口市海府路郵票門市部,早上四五點鐘就有人排隊了,開門時買票的隊伍已一長串。每人限購4套郵票即一個四方連,有人買到后再去后面排隊購票。問為何要買這么多,答曰:《桃花》今后肯定會升值,理由是,像早年發行的《菊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