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_JiBi.Net>>錢幣報道>>郵卡專版>>投資分析>>正文
         
        “限量”升值 誘惑還是迷惑
        發布日期:11-08-20 09:22:2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媽,您當初買的限量紀念郵票還說能升值,現在連原價都賣不出去,當初我說不讓您買吧?您非不聽。”本周二,頂著大日頭往馬甸郵幣卡市場跑了一圈的小陸剛進家門,就把書包往沙發上一甩,跟媽媽說。

        曾經通過電視廣告購買了一套紀念郵票的陸媽媽怎么也想不通,至少這紀念郵票也是個限量版啊!就算沒漲錢,也不會不值錢吧。

        但專家說,在同等的文化、工藝和設計背景下,一些產品雖然名曰“限量”,但只要限量數字在2萬以上,就已經失去了保值、升值的意義。如果其文化背景并不深厚,就算是限量很少,其保值意義仍然不大。消費者千萬不要被“限量”所迷惑,進行錯誤的投資。

        “限量”品未必是收藏品

        借著奧運會、世博會等重大題材,市場不斷推出“限量”特許商品。商家認為,只要有“限量”招牌,就會有好銷路。

        但當最初的熱情開始沉淀,“限量”產品在收藏市場上逐漸顯示出其真正的價值。和陸媽媽一樣,有些人會發現,手中的“限量”產品不但沒升值,反而越來越不值錢了。

        中國收藏家協會副秘書長李祥認為,很多普通人在購買限量產品時,雖然對“限量”有個模糊的概念,但并不能衡量這件商品本身存在的收藏價值。而在商品已經停止銷售后,由于題材、發行量、主題、工藝的限制,有些產品只能被稱作“紀念品”,而非適合收藏的“藏品”。

        在一家交易網站中,記者看到一款“天壇福娃套裝”,是2007年的“限量珍藏品”,當年限量6008套,每套售價16800元。而現在的網站出售價為5880元,遠低于當年的發行價。

        “這就是紀念品,它對重大題材、事件有紀念意義,但卻不一定在二級市場中產生增值效應。”專家說。

        真正稀缺才有收藏價值

        “難道限量的東西還不保值嗎?發行量少不就意味著有收藏價值、以后會漲價嗎?”在馬甸郵幣卡市場中,一名年輕的消費者提出了疑問。

        舉奧運特許產品為例,少的限量1000份,最高的限量20萬份,其在收藏市場上的表現會一樣嗎?

        “當然不一樣,奧運會倒計時1000天的徽章,當時限量只有1000枚,售價22元。如今這枚徽章叫價已經到了1000多元,還很少有人出售。”奧林匹克收藏界知名人士陳紹樞說。

        他認為,在同等的情況下,限量產品的量越少,后續的價格自然越高。

        “但這個限量也要和受眾的群體進行對比,如果一個限量品面對的是全球數百萬收藏愛好者,保值增值的空間就大;但如果一種限量品針對的受眾只有幾百人,那就算只限量幾十枚,也不會產生同等的保值增值空間。”陳紹樞說。

        專家稱,一般來說,發行數量超過2萬的限量品,
        9 7 3 1 2 4 8 :

        精彩圖片
        8月19日集幣視點(集幣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紀
        特別推薦
        ·世界遺產—登封“天地之中”金銀幣隆重發行
        ·精粹:閆柳群布局下半年投資思路
        ·在中國寫下銷量神話 拉菲27年漲1600%
        ·2011版熊貓金銀幣增量大家談之三
        ·意大利葡萄酒的精髓之圣瑪格麗特
        ·妙在隨心所欲 威士忌鑒賞法則解析
        ·看耳飾七十二變 造型豐富的名牌耳飾大盤點
        ·Black box 限量版鐫刻戒指
        ·高跟鞋的“百變”穿法
        ·魅力非凡 不退熱的波點熱潮
        交易頻道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