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升值 誘惑還是迷惑 |
發布日期:11-08-20 09:22:2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
收藏和增值的空間基本就不存在了。 盲目“限量”商家也吃虧 雖然“限量”策略是商家定的,但近幾年也有商家被“限量”的預期所迷惑,結果給自己留下大量壓倉的滯銷品。 “當時做的限量版20萬套,但實際上也就賣出了幾萬套,剩下的只能取掉標記,現在繼續當普通商品賣。”一家曾經參與過限量商品生產銷售的企業老總對記者說,四五年前借著一個題材做的“限量”產品,至今都沒賣完。 “出售這種特許產品應當是要交授權費用的,我們當時想著,如果發行量大,不就能趁著熱乎勁兒多賺點嘛。”老總坦承,當時定下20萬的限量是“沒經驗”。 記者了解到,這些“限量”雖然有著各種各樣的主題,但只要經過主辦方授權就可以開發產品。是否限量、限量多少基本由商家自己確定。由于收藏近幾年才火起來,商家對于如何定價、如何定量也沒個準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