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_JiBi.Net>>錢幣報道>>紙幣專版>>紙幣動態(tài)>>正文
         
        人民幣收藏:第一套牧馬圖與蒙古包圖最稀缺
        發(fā)布日期:11-04-20 10:09:28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
        中蘇共制第二套人民幣

          1955年,正值新中國國民經(jīng)濟恢復、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時期,第二套人民幣開始發(fā)行。其票面圖景具有豐富的時代特征———采用漢、蒙、維、藏4種民族文字,中國人民銀行名稱為魏碑“張黑女”碑體(這成為以后中國人民銀行通用標準字體),5元票和10元票分別以民族大團結和工農聯(lián)盟為圖景,其余則以革命圣地、生產和交通運輸工具、能源設施為圖景,表現(xiàn)了社會主義建設新貌和中國革命歷程。

          第二套人民幣從1950年開始設計,至1953后完成并試制,其與第一套人民幣兌換率為1:10000。

          張書裔告訴記者,由于歷史原因,1955年流通的第二套人民幣中10元、5元、3元、1元均由當時的蘇聯(lián)代印,5角、2角、1角和5分、2分、1分由我國自己印制。1961年和1962年,我國分別印制了1元和5元新版本,蘇聯(lián)代印的“五三版”3元、5元和10元票于1964年4月14日回收,同年5月15日停止流通。

          張書裔說,第二套人民幣中10元面值票因發(fā)行量少而最難收集,也具有較高收藏價值。而3元面額票因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唯一發(fā)行過的3元面額人民幣,是根據(jù)蘇聯(lián)貨幣———盧布的特點印制,因在中國并不適用,此后也不再印制。

          第三套人民幣亦有珍品

          1962年開始發(fā)行、流通時間達長38年的第三套人民幣,陪伴了1960年代至1990年代四代人的成長,其中的硬幣目前還在流通使用。

          這套由我國自行設計、使用自己研制生產的印鈔專用設備和固定水印鈔票紙印制的人民幣,較第二套票面尺幅小,面額結構更加合理,紙、硬幣品種豐富,票面圖景展現(xiàn)了社會主義建設新成就,也標志著我國印鈔造幣工業(yè)進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新時期。

          第三套人民幣中,有多個年份版本的1分硬幣發(fā)行。

          “1961年版的1分硬幣,當時發(fā)行方向就是國外收藏市場,所以這年制造的1分硬幣國內從沒有流通過。”聽張書裔道出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也就不難明白為什么發(fā)行量很大的1分硬幣也會那么值錢。

          談到河南汝州藏友的兩張1角人民幣,還有一段故事。第三套人民幣中的“棗紅一角”,發(fā)行時間是1960年,票面主體為棗紅色。發(fā)行之初,細心的人們發(fā)現(xiàn)“棗紅1角”券面圖案中的人物自左向右前進,這在當時“路線”之爭甚囂塵上的年代,犯了嚴重的“右傾”錯誤。因此“棗紅1角”沒怎么流通就遭到嚴苛的回收銷毀,存世量驟減。

          而這個錢幣上的“路線錯誤”卻使“棗紅1角”在今天成為收藏界的寵兒,集萬千目光于一身,已成為各路藏家奮力尋求的珍品。

          為挽回“棗紅1角”的錯誤而隨
        9 7 3 1 2 4 8 :

        精彩圖片
        精粹:閆柳群解析2011
        淺談中國金幣品牌的五
        特別推薦
        ·精粹:閆柳群解析2011年發(fā)行計劃
        ·央行發(fā)行航空工業(yè)建立熊貓加字幣
        ·有獎征集大銅章創(chuàng)意素材啟事
        ·交易月度之星和季度之星隆重產生
        ·Bottega Veneta 用珍稀皮革高級定制的手袋
        ·佳士得將在迪拜拍賣珍貴巨型珍珠
        ·華麗小寵物 太極蛇形戒鐲
        ·絕代雙驕:最后的珠寶是手表
        ·寶格麗2011春夏男士旅行袋與配飾
        ·快亦有道 五款500馬力超跑極速比拼
        交易頻道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