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凱:從鄧小平的翻譯到投行“博士” |
發布日期:08-11-12 09:12:30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別重視投行部的業務,自營業務在公司里的地位遠不如投行業務。由于公司并不擁有雄厚的股本金,凡是動用公司自有股本金的任何項目和交易都是慎而又慎。 我記得有一次摩根士丹利包銷發行一家公司的債券,就在債券發行前后不久,市場發生巨大變化,最后自己手里庫存了一大堆債券賣不出去,4億美元就已經壓得氣喘吁吁。圣誕節即將到來的時候,公司老板就半開玩笑地說,今年不發獎金了,要發就發這些庫存的債券。 但是亞洲金融風波之后,尤其是互聯網泡沫破滅以后,投行的自營業務開始飛速發展,惡性膨脹。當然,外部原因是因為美聯儲為了刺激經濟的發展而連續降息,使得資金成本很低,如果把通貨膨脹因素考慮在內,資金甚至一度達到沒有成本、甚至負成本的地步。低廉的資金成本使得投行產生了擴大規模、擴大自營業務的沖動。在追求暴利的驅動下,投行的自營業務急速膨脹,并且利用各種方法不斷加上更高的杠桿,風險防范置于腦后,以為天下真還有永遠不會結束的盛宴。其實,如果真正做傳統的投行業務,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資金。最后惡化到自掘墳墓,越陷越深,一發不可收拾。 市場上充斥的廉價流動性,再加上高杠桿率作用,使得華爾街投行越來越朝一個奇異的方向發展。即先融資獲得大量低成本資金,然后做風險越來越大的自營投資,再有意無意地把風險用復雜的結構設計和伎倆予以掩蓋,使得實際杠桿比率越來越大。 在這個過程中,投行不斷地以獲取廉價資金為源頭,不斷扭動杠桿倍數,使得風險控制形同虛設。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可以印證這一點,即原來投行的高層大多出自投行部,近年來大多出自交易員,而且多是以自營交易為主。與此同時,傳統的投資銀行這一老本行的地位逐漸減弱,作用相對減少。同時,傳統投行業務的相對獨立性和服務性也發生了改變,成為不計成本打通客戶打通前站的手段。最后再用自營的交易的業務來進行補貼和獲利。到金融海嘯襲來的時候,華爾街投行的自營業務已經占據主導地位,投行部已經退化到為自營業務打前站的尷尬地步,如果沒有同自營業務分成的內部安排,已經無法支付投行家高額薪酬的窘迫局面。這不僅徹底改變了華爾街投行的經營理念,還造成了很大的利益沖突,因為投行部表面上是為客戶服務,對客戶進行全面分析,掌握了客戶的敏感信息,實際上是自營業務也在盤算客戶。人為財亡,最終倫理、道德、法律的低線不斷失守就不足為奇了。 可以說,華爾街投行已經把所謂的以專家型、用腦力勞動來獲取和創造價值的投行模式,變成了用資金做賭注來獲取暴利的 |
上一篇:馬化騰:十年QQ 在線人生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