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防與新海防 |
發布日期:09-05-06 16:25:5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作者:丁貽平 |
在川康銀錠最大集散地的四川涼山彝區,近日又發現了一錠川錠精品——海防,這讓處于嚴寒冬季的川康銀錠收藏界出現了一絲暖意。這枚海防銀錠與之前出現的海防捐輸、新海防有些區別,但又有密切的聯系。 清末四川征收的捐輸隨著朝廷逐年攤派的數目的增加,捐輸的用途和種類也不斷增加。 海防捐輸又稱海防或海防事例。據《華東續錄》記載:“光緒十年十二月戊寅戶部奏:本年七月間,直隸督臣李鴻章擬請在北洋開捐翎枝分發等項,十月間,福建撫臣劉銘傳擬請在臺灣地方開捐實官,均經戶部先后奏準……臣等籌度,自應作未雨綢繆之計,擬請暫準開捐實官。但專在部庫兌收,恐捐生或處僻遠,交納未便,擬請旨飭下各省督撫,遍行宣示,一律收捐,統名為海防事例,以廣招來……總之此項捐輸,因海防而開,必實濟海防之用,是為要義。并請自奉旨之日始,扣去封印日期,預期一年,限滿即行停止,俾示限制。” 從戶部的奏章中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海防捐輸”的來歷。 海防是海防捐輸的簡稱,有些類似銀錠上就完整地砸有“海防捐輸”的印戳,這枚銀錠顯然是用了簡稱,但都具有相同的含義。 新海防捐輸又稱新海防。光緒十三年(1887年)黃河在鄭州決口,清政府為籌集修河經費,停辦海防事例,另開鄭工捐輸。光緒十五年(1889年)黃河決口合龍,清政府停止鄭工捐輸,另開海防捐輸。海防捐輸悉照鄭工捐輸辦理,所得捐項均歸總理海軍事務衙門動用。為了區別1887年前的海防捐輸,這次海防捐輸又稱之為新海防捐輸。 四川是從光緒十五年,奉準部咨停止鄭工捐輸,接辦海防事例的。據《華東續錄》記載:“光緒十六年七月四川總督劉秉章奏:查近年海防新例,川省每月收捐,多或四五千兩,少僅一二千兩,約計歲收不過四五萬兩,民力拮據已可概見。而津貼捐輸歲納一百數十萬,拔濟京餉,為捐款一大宗,實由各屬紳士踴躍,以為之倡。” “海防”、“新海防”是一對反映清代征收有關臨時增加捐輸的重要實物資料,是當時四川執行清政府有關稅收政策的具體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