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錯刀與卯金刀 |
發(fā)布日期:06-12-28 09:19: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diǎn)擊: |
●吳保華 2006.12.28 ...中國商報網(wǎng)站 王莽時的貨幣種類繁雜,鑄量多寡不一,其中鑄大值“一刀平五千”,形制獨(dú)特,不同凡俗,堪稱“錢絕”。 一刀平五千是王莽稱帝時所鑄,“一刀”二字用黃金鑲嵌,錢中似有難言之隱。原來王莽認(rèn)為漢朝為劉姓,避諱“劉”字,再者卯、金、刀三字合為古繁體“劉”字。上卯下金,旁有刀,王莽恐不祥,下令禁用。查《說文解字》中確未載入“劉”字。《古錢雜詠》云:“說解無劉亦有心,甄豐符命玷儒林,錯刀一錯真成錯,何事臨文諱卯金”。從這首詩中足可證明。金錯刀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錯金鑲在錢幣上,稱金錯刀。二是錯金鑲在佩刀的柄、環(huán)或其他位置,稱金錯佩刀。器物鑲嵌錯金代表高貴、富有、華美,金錯刀“一刀平五千”是王莽在鑄幣上的一種創(chuàng)意。佩刀漢代王侯大臣方可佩帶腰間;西漢文帝劉桓,經(jīng)常賞賜有功寵臣金錯佩刀。 在諸多古代名人詩句中,對兩種金錯刀的贊美和描繪區(qū)別得十分清楚。杜甫詩:“金錯囊徒罄,銀壺酒易賒”。韓愈詩:“爾持金錯刀,不入鵝眼貫”;張平子《四愁詩》寫道:“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所指都是金錯刀“一刀平五千”,而非佩刀。莽錢以其獨(dú)特的造型,考究的鑄造工藝,雋秀的文字和部分鑄幣存世珍稀程度,以及諸多待解的千古之謎而受到泉家、學(xué)者的青睞和推崇。 |
上一篇:“琴仙”糾誤 |
下一篇:古幣訴說京城源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