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集幣在線_JiBi.Net >> 新聞中心 >> 古泉園地 >> 最新信息 >> 正文
         
        對錢藝術
        發布日期:06-06-20 12:33: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所謂“對錢”,是指錢文相同而書體不同、可以成雙配對的錢幣,又稱對文錢或對書錢,日本泉界稱之為“符合泉”。


          對錢制作風格相同,顯示出對稱的美感。它有三個主要特征:一是兩枚錢幣錢文相同;二是使用兩種書體,其中篆書必居其一,另一種書體為隸書或行書等;三是除錢文書體不同外,兩枚錢幣幣值相同,形體對等,即錢形大小、錢身厚薄、穿孔大小、輪廓闊狹、錢文位置、字體大小、銅質等各個方面都完全一致,可以成雙配對。

          對錢起源于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一般認為南唐嗣主李王景鑄造的“開元通寶”篆書、隸書對錢是最早出現的對錢。北宋是對錢鑄行的鼎盛時期。從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首鑄“天圣元寶”真篆書二品對錢開始,至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滅亡止,104年間北宋政府先后鑄造發行有“天圣元寶”、“明道元寶”、“皇宋通寶”、“至和元寶”、“治平元寶”等對錢25種。每一種對錢還有版別之分,有的對錢版別還相當繁雜,如“元豐通寶”、“政和通寶”、“宣和通寶”等對錢版別多達四五十種。

          我國古代的對錢藝術在北宋徽宗時期發展到了頂峰。在宋徽宗鑄行的各種錢幣中,除崇寧、大觀錢沒有出現對錢品種外,圣宋、政和、重和、宣和等錢幣都是成雙成對的,其品種之多、質量之精、書法之美,堪稱空前絕后。南宋初年繼續鑄造有紹興、乾道等對錢。但自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起開鑄紀年錢后,錢幣錢文采用呆板的宋體字,曾經盛行一時的對錢漸趨消亡。南宋初年偽齊政權劉豫曾鑄“阜昌通寶”、“阜昌元寶”錢,均是篆書、真書對錢。西夏也曾鑄行篆、真二體的“光定元寶”對錢。

          最早發現“對錢”現象并加以研究的是清代乾嘉年間的古錢學家翁樹培。翁氏在其所著《古錢匯考》一書中首次收錄了100多對對錢。其后,日本的古錢學家安田而唐、朽木龍橋、山田孔章等人相繼進行了排比、配對及定名等研究。經過幾代人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對錢譜》、《符合泉譜》、《新訂北宋符合泉志》等對錢專著的問世,引起了世人收集和研究“對錢”的更大興趣。(信息來源:中國商報 葉真銘/福建)

        上一篇:何為“隱起文”
        下一篇:一枚罕見的西夏棋錢

        相關新聞
         

        精彩圖片
        澳大利亞寶藏系列紀念
        澳大利亞發行威爾士親
        特別推薦
        ·亞美尼亞發行威廉-薩洛揚誕辰百年紀念幣
        ·亞美尼亞發行阿姆巴楚米揚誕辰百年紀念幣
        ·法國發行世界遺產保護系列之萬里長城新幣
        ·有望明年上市 2008寶馬3系旅行車諜照再現
        ·眾韓女星們的經典招牌笑容 看誰笑得燦爛
        ·牛年賀歲銀條各地熱銷
        ·央行發行中國首次太空行走成功金銀幣
        ·美府會就救市方案達共識 今日之內公布結果
        ·漫說歷史人物金銀幣之禹
        ·首屆上海中國錢幣博覽會將在滬舉行
        經典美圖
        眾韓女星們
        美麗性感的
        從未見過的
        中國民族風
        大自然的神
        洋妞 (組圖
        《男人裝》
        看了以后丟
        難得一見的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