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譜幣也有真稀品 |
發(fā)布日期:06-08-25 08:56: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鄧玉寶 (吉 林) ...中國商報網(wǎng)站 (收藏拍賣導報2006年8月24日報道)集方孔古幣者,經(jīng)過多年深入千家萬戶收集古幣,可以練成識別古幣新舊真贗的眼力,可以清楚知道哪些古幣常見和稀少。然而,由于清代錢幣品種繁多,鑄制錢局多,大小、版別、材質(zhì)、鑄母、樣錢等沒有全部記載,所以使集者常常無法把握脫譜真幣品種的價值,無法決定取舍,甚至使一些譜上查不到的真品幣種被忽略,因而失去。 集幣者對不能對號入座的一些幣種,盡管有臆造的仿冒贗品,但也確實有一些是真品,甚至是珍稀品,它們的鑄造制式、工藝、錢文、銅質(zhì)、舊色、古態(tài)、神韻完全符合當時朝代特征。 對于這樣的真品,集幣者應該肯定,而不應該待載錄了,再照圖尋找。事實上,任何一部古幣圖譜,都不可能記錄齊全;歷朝歷代都有很多特殊幣種鑄造,如朝廷用于賞賜,或行業(yè)機構內(nèi)部使用等。僅就出土的玉幣、金幣、銀幣而言,多數(shù)沒有圖譜載錄。珍視真幣品種,不輕易錯失,老輩集幣家做得很好。新集幣者應豐富藏品,提高藏識,堅定發(fā)現(xiàn)珍稀幣種的信心。畢竟,集幣的大軍近些年才形成,使很多古幣珍品浮現(xiàn)出來。 一位好友集得一枚光緒通寶(見圖),直徑4厘米,穿內(nèi)徑1厘米,銅質(zhì),其上的銹色分布得有輕重處,是自然生成的,錢文字形神俱在;穿口內(nèi)外及邊廓皆查不出疑點,按背滿文看,為天津?qū)毥蚓骤T制,系代鑄樣幣之一。 |
上一篇:鏤空花錢瑣談 |
下一篇:歷史之見證文物之奇葩 中國錢幣之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