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集幣在線_JiBi.Net >> 新聞中心 >> 古泉園地 >> 最新信息 >> 正文
         
        白銅“花錢” 民俗印記
        發布日期:07-11-06 15:1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類似“紀念幣”,三水陳先生往返多次購得心頭好
          收藏者陳先生說,這枚十二生肖背八卦的白銅“花錢”應是清代所制,比較少見。 (本報記者 溫慶強 攝)
          □本報記者 段曉宏

          

          寶物名稱:古代白銅花錢

          寶物主人:三水陳先生

          稱寶理由:類似古代“紀念幣”,由白銅鑄造較少見

          

          現在每逢一些重大意義的日子,國家便會發行一些金屬制作的幣種以作紀念,但并不用作流通。其實在古代也有類似多用黃銅制作,稱作“花錢”的紀念幣。昨日,三水青年陳先生向記者展示了一枚與眾不同,用白銅打制的花錢。

          往返多次購得心儀“寶物”

          記者看到,這枚白銅花錢直徑47mm,厚度為1.2mm,拿在手中感覺頗有一些分量。其正面雕刻十二生肖,每個生肖下面對應天干,背刻八卦,中央一方孔。做工看似比較粗糙,因歲月流逝,人手把玩,其表面以及邊緣已頗為光滑。

          陳先生說,他從小喜歡銅錢,一個偶然機會得到一些與銅錢形制相似但又有細微差異的鑄幣,因為它們并沒有刻“通寶”之類的文字,之后他從一位行家口中得知這種古錢叫做“花錢”,于是便加以留意。2004年在外求學期間,他在一古董店看到這枚白銅花錢后準備買下。“但那時候窮學生一個,店主說那也是他擁有的惟一一枚白銅花錢,所以出價80元,不肯讓步。我連續跑了好幾趟,最后硬是以50元購得,這也是我那時收藏錢幣破費較大的一次。”說起往事,陳先生臉上掛著笑,記憶猶新。

          “花錢”綜合體現傳統民俗

          獲得心儀的白銅花錢,陳先生開始查閱相關資料進行研究,逐步了解到這枚錢幣背后蘊藏的歷史和文化內涵。他認為,中國古人有帶玉的風俗,但是普通老百姓帶不起玉,所以就佩帶這種既經濟又實用的銅錢。這種花錢從秦漢開始流行,到了明清,花錢發展達到了鼎盛,皇宮內也開始鑄造花錢。

          “古代花錢其實不是錢,因為它在當時不進行流通的,后有人通稱為‘花錢’。現在可以認為這是古代的‘紀念幣’。”陳先生說。早期使用的時候主要是民間自娛自樂的一種玩錢,多是專供某種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和紀念品,材質大都比較粗糙。唐宋時期大部分為青銅鑄造,明清時則普遍使用黃銅,“至于這枚十二生肖背八卦的白銅花錢應是清代所制,比較少見。可以說,古代花錢是中國傳統民俗文化中的一種綜合表現形式。”

          [編者的話]  

          不管是奇珍異寶,抑或是靈性寵物,只要你認為是“寶”,只要與你有段有趣“古仔”,只要您愿意公之于眾,只要你敢于“PK”一下,那么,你只需撥打本報報料熱線“83808380”,讓它們走進《屋企有寶》。

        上一篇:一枚古金幣值20萬元 錢幣鑒寶會上離奇事不斷
        下一篇:楚國的“貝幣”

        相關新聞
         

        精彩圖片
        澳大利亞寶藏系列紀念
        澳大利亞發行威爾士親
        特別推薦
        ·亞美尼亞發行威廉-薩洛揚誕辰百年紀念幣
        ·亞美尼亞發行阿姆巴楚米揚誕辰百年紀念幣
        ·法國發行世界遺產保護系列之萬里長城新幣
        ·有望明年上市 2008寶馬3系旅行車諜照再現
        ·眾韓女星們的經典招牌笑容 看誰笑得燦爛
        ·牛年賀歲銀條各地熱銷
        ·央行發行中國首次太空行走成功金銀幣
        ·美府會就救市方案達共識 今日之內公布結果
        ·漫說歷史人物金銀幣之禹
        ·首屆上海中國錢幣博覽會將在滬舉行
        經典美圖
        眾韓女星們
        美麗性感的
        從未見過的
        中國民族風
        大自然的神
        洋妞 (組圖
        《男人裝》
        看了以后丟
        難得一見的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