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蘇維埃”戳記的“袁大頭”銀幣 |
發布日期:07-05-12 13:1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別具特色的蘇區幣 2007-05-12 金融時報 尹忠祚 “五一”長假,我便有充裕的時間到錢幣地攤上淘寶。多年來,我對收藏舊銀幣情有獨鐘,常到地攤錢幣市場“練眼”,作為豐富自己錢幣收藏實踐的歷練,在心理上祈求一種欣慰滿足和自我價值的實現。眼下市場上現代銀幣價值不菲,而普通民國舊銀幣卻在60~80元之間徘徊,彰顯出舊銀幣的升值潛力和空間,因而備受錢幣收藏者青睞。這正是舊銀幣吸收眾多收藏愛好者眼球的原因所在。 5月2日,天氣晴朗。上午9點多鐘,我便來到泰城中百大廈旁沿奈河地攤市場。由于這里地處商業中心,人流如織,吸引著不少舊貨商來這里擺攤。一路走來,眼見地攤上擺放著五花八門的假銀幣。贗品充斥市場,我心中酸楚難平,心情頓感壓抑和憂郁。心想若大個市場,竟尋找不到一枚真舊銀幣,難怪泉友們發出了市場上的舊銀幣十之八九是假的、真幣難覓的感嘆。走著走著,來到了一個操東北口音、年紀約30歲上下的攤主前,細心觀察,見地上散落著十幾枚舊銀幣。忽然眼前一亮,見一枚民國三年“袁大頭”與眾不同,該幣正、反面及幣齒間布滿黑色的銀繡,自然沉著;偶見泛白處銀光閃亮;大小厚薄都符合真幣特征;用手掂重量感到沉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將銀幣頂起,用其他幣輕輕叩敲幣沿,發出清脆悅耳、婉轉柔和的聲韻。憑多年經驗和感官直覺判斷,此幣是真幣無疑。 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壓抑住內心的喜悅,將該幣拿在手心仔細揣摩,發現在幣正面袁頭像右側,“蘇維埃”戳記清晰可見,且字體端莊,剛勁挺拔。我判定這不是一枚普通的銀幣。接下來我便尋問價格,攤主要的價格出人意料:“這枚袁大頭80元,其余的30元隨便挑。”言語中流露出東北人耿直率真的性格。我聽罷暗自竊喜,心想眼下北京、上海錢幣市場上,普通“袁大頭”銀幣也要180元左右,我慶幸這個東北漢子不了解目前市場行情。東北漢子又說:“年后我在鄉下轉悠了幾十個村莊,才收到這塊銀幣。你要是還買,以后我再給你收幾塊好的。”我搭訕著說:“保真就行、保真就行……”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后我以50元的價格購得此幣。此時內心激動不已,喜悅無以言表。我深知,這是在目前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背景下,導致錢幣市場信息不對稱給我帶來的機遇和恩賜。 經測定,該幣重26.62克,成色為89%,是標準的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銀幣。后經查有關資料得知:該幣在1996年出版,由華光譜編著的《中國銀幣目錄》中標價2200元,目前最新市價為6600元。該幣是由1931年湘鄂西蘇維埃政府發行,僅限于蘇區流通使用。關于此幣的來源,泉界有多種說法。筆者認為,在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對蘇區進行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紅色政權對敵斗爭環境十分惡劣的條件下,為適應對敵斗爭形勢的需要,紅軍用打土豪中繳獲的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舊銀圓,為我所用,在袁頭像右側打上“蘇維埃”的戳記,以示區別,用以發展革命根據地經濟,保障紅軍供給和紅色政權建設。由于紅軍買賣公平,該幣在蘇區百姓中享有較高的信譽。它有力支持了當時反圍剿斗爭和擴大鞏固蘇區根據地建設。盡管泉界對它的來源頗有異議,但絲毫不能抹滅它作為歷史貨幣在蘇區紅色根據地創建中立下的功績。 在錢幣地攤市場淘寶是可遇不可求的。只要癡心不改,常年堅持,幸運之神也許就會降臨。錢幣市場是個大課堂,只有深入市場,多看、多接觸錢幣實物,精心比較,反復揣摩,才能提高識別假錢幣的本領,練就辨假、識假的“火眼金睛”。 |
上一篇:明末義軍幣 |
下一篇:出土古錢幣數十噸 "錢山"背后的謎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