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jpg]UploadFile/2005-8/2005828928066161.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5-8/20058289281868749.jpg[/upload]
作者:鶴舞泉海
說她神奇,因為這里有地形與山脈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有海拔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的珠穆朗瑪峰;有流域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有深達5382米,地球上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這里不僅是國際河流分布最多的一個中國省區,亞洲著名的恒河、印度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湄公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等河流的上源都在這里;還是中國最大的湖泊密集區,也是世界上湖面最高、范圍最大、數量最多的高原湖區;也是人口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2人,中國人口最少、密度最小的省區。說她美麗,因為這里有廣袤的土地,豐富的礦產資源,更有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的富饒和風景。這里就是中國的西南邊疆——神奇而美麗的西藏。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簽署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十七條協議",西藏實現了和平解放。1965年9月9日,西藏自治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勝利閉幕,宣告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西藏歷史上第一個人民自已選舉的政權在世界屋脊誕生了。40年來,西藏人民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一心、艱苦奮斗、與時俱進,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取得了輝煌成就。今日的西藏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發展。為隆重紀念西藏自治區成立40周年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歌頌西藏40年來的光輝歷程,2005年8月12日,由西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監制,中國金幣總公司特制作發行了紀念西藏自治區成立40周年的“西藏金”在西藏拉薩首發, 隨后在全國發行。“西藏金”的正式面市,屆時就可以滿足廣大收藏者和金條愛好者對西藏特有紀念品的珍藏愿望。
西藏自治區成立四十周年紀念“西藏金”,正面圖案上部為氣勢宏偉的布達拉宮全景,全景下方為印章式的“吉祥如意”漢文,以及橫排的蒼勁有力的意為“扎西德勒”藏文,整體設計布局呈“工”字形,布局合理,設計美觀。背面圖案采用虛實相間的設計手法,上部為西藏自治區成立四十周年紀念徽標,下方標出成色、重量及中國金幣總公司英文縮寫“CGCI”,突出了“西藏金”的權威性和收藏價值。其徽標呈圓形,外緣內上方刊“西藏自治區成立四十周年”漢文,內緣上方刊“西藏自治區成立四十周年”藏文,在生于塵世間卻不為世俗所染的“妙蓮”托起的上方,象征民族團結的五星呈弧形排列,圖形與主題漢文之間采用象征彩帶的弧線隔開,在下方結合處自然鑲出40同年的時間主題,并在40兩邊,設計者獨到匠心的四道光芒設計,既進一步突出40周年的主題,又寓意西藏40年的輝煌成就。整體徽標將民族團結,西藏人民歡樂、祥和、繁榮的主題表現得淋漓盡致。
俗語說:“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西藏,有一個地方也是非要去的,那就是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
“布達拉”系舟島,是梵音譯,又譯作“普陀羅”或“普陀”,原指觀世音菩薩所居之島。拉薩布達拉宮俗稱第二普陀羅山。
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時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歷史。
唐初,松贊干布迎娶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為妻,為夸耀后世,在當時的紅山上建九層樓宮殿一千間,取名布達拉宮以居公主。據史料記載,紅山內外圍城三重,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宮殿之間有一道銀銅合制的橋相連。布達拉宮東門外有松贊干布的跑馬場。當由松贊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滅亡之時,布達拉宮的大部分被毀于戰火。直至公元十七世紀,五世達賴建立噶丹頗章王朝并被清朝政府正式封為西藏地方政教首領后,才開始了重建布達拉宮,時年為公元1645年。以后歷代達賴又相繼進行過擴建,于是布達拉宮就成了今天規模。
布達拉宮海拔3700多米,占地總面積36萬余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3萬余平方米,主樓高117米,共13層,其中宮殿、靈塔殿、佛殿、經堂、僧舍、庭院等一應俱全,是當今世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宮堡式建筑群。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迭,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有橫空出世、氣貫蒼穹之勢,堅實墩厚的花崗石墻體,松茸平展的白瑪草墻領,金碧輝煌的金頂,具有強烈裝飾效果的巨大鎏金寶瓶、幢和紅幡,交相映輝,紅、白黃3種色彩的鮮明對比,分部合筑、層層套接的建筑型體,都體現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達拉宮是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筑的精華之作。
布達拉宮是歷世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是過去西藏地方統治者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從五世達賴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儀式均在此舉行,同時又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的地方。
布達拉宮主體建筑為白宮和紅宮。
白宮,是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辦事機構所在地,高7層。位于第4層中央的東有寂圓滿大殿(措慶夏司西平措),是布達拉宮白宮最大的殿堂,面積717平方米,這里是達賴嘛嘛坐床、新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動場所。第5、6兩層是攝政辦公和生活用房等。最高處第7層有兩套達賴喇嘛冬季的起居宮,由于這里終日陽光普照,故稱東、西日光殿。
紅宮,主要是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和各類佛殿:共有8座存放各世達賴喇嘛法體的靈塔,其中以五世達賴喇嘛靈塔殿為最大。西有寂圓滿大殿(措慶努司平措)是五世達賴喇嘛靈塔殿的享堂,也是布達拉宮最大的殿堂,面積725平方米,內壁滿繪壁畫。其中,五世達賴喇嘛去京覲見清順治皇帝的壁畫是最著名的。殿內達賴喇嘛寶座上方高懸清乾隆皇帝御書“涌蓮初地”匾額。法王洞(曲吉竹普)等部分建筑是吐蕃時期遺存的布達拉宮最早的建筑物,內有極為珍貴的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和祿東贊等人的塑像。殊勝三界殿,是紅宮最高的殿堂。現供有清乾隆皇帝畫象及十三世達賴喇嘛花費萬余兩白銀鑄成的一尊十一面觀音像。十三世達賴喇嘛靈塔殿,是布達拉宮最晚的建筑,1933年動工,3年建成。此外還有上師殿、普賢追隨殿、響銅殿、時輪殿、釋迦能仁殿、釋迦百行殿、花師殿、菩提道次第殿、持明殿、世襲殿等殿堂。
今天,人們眼中的布達拉宮,不論是就其石木交錯的建筑方式,還是從宮殿本身所蘊藏的文化內涵來看,都能感受到它的獨特性。它似乎總能讓到過這里的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統一花崗石的墻身;木制屋頂及窗檐的外挑起翹設計;全部的銅瓦鎏金裝飾,以及由經幢、寶瓶、摩羯魚、金翅鳥做脊飾的點綴┅┅這一切完美配合使整座宮殿顯得富麗堂皇。大殿內的壁畫亦算是布達拉宮內一道別致風景。在這堪稱巨型繪畫藝術長廊內,既記載有西藏佛教發展歷史,又有五世達賴生平、文成公主進藏過程,還有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剛等等,說它是一部珍貴的歷史畫卷毫不為過。
“西藏金”的正面采用獨特而神圣的的布達拉宮作為主圖,不僅是藏族勞動人民智慧和目睹漢藏文化交流的見證,更容易使人們很自然地聯想起西藏,永遠銘記這塊廣闊、寧靜和生機盎然的土地。“西藏金”的鑄造工藝采用符合紀念幣制作工藝的高浮雕技術機器壓鑄,設計上采用虛實相間,噴砂與鏡面相結合的設計理念,在設計中加入了較多的西藏地區和人民喜聞樂見的藏文化元素,在方寸之間展現了濃濃的民族文化,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很高的收藏價值。“西藏金”紀念金條承載了濃厚的西藏文化,它首次將西藏瑰寶布達拉宮圖案搬上國家金條,這也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創舉。作為中國金幣總公司首次發行的區域性政治題材紀念金條,它能夠很好地向全世界展示雪域高原四十年來的巨大變化,歌頌四十年來西藏政治、經濟、文化建設方面的輝煌成就。同時,“西藏金”于2005年8月12日在西藏上密宗院小昭寺舉行開光大法會,法會由堪布(住持)密宗大師加巴嗄欽•洛桑曲扎主持,寺院200余名密宗高僧共同頌經祈福,為4100條(50克發行量2000條,100克發行量2000條,500克發行量100條),“西藏金”主持開光,為迎請者祈佛護佑,幸福安康。進一步彰顯了“西藏金”的莊重、神圣、吉祥性。
西藏(zang),“藏(cang)金”,字同音不同的一個普通漢字,卻將西藏域名和中華民族“藏金”的傳統文化習俗、以及稀有的貴金屬屬性有機融化為一體,將文化內涵、收藏價值蘊含一身,她的升值前景不言而喻。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5-8-28 9:31:27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