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北日報
作者:宋柏松
只售38套、售價4980元的“純銀”紀念幣含銀量只有2.4%,日前,數位受騙的秦皇島收藏愛好者就陷進了這樣的“限量發售”圈套,為不再讓更多的道中人“著道”,他們已經聯起手來準備共同維權。
1月14日上午10時多,秦皇島市海港區的陳先生從一則廣告中得知,百信圖書廣場一樓有一種“開國元勛彩色紀念銀幣”正在銷售中。廣告稱,“為賀建國56周年,由華港幣章集藏(香港)有限公司傾力設計,由澳大利亞珀斯鑄幣局制造發行‘開國元勛彩色紀念銀幣’,從2005年1月1日起在全球同步發行,共發行5000套,中國大陸地區限量發行1500套,在秦皇島只銷售38套,每套4980元,共13枚。為純銀鑄造,具有升值空間和收藏價值。”
由于上大學的兒子從小就有集郵和收藏的愛好,所以陳先生趕到百信圖書廣場一樓去給兒子買回了一套。回到家中已是12時多,當他坐在家中仔細端詳時,發現了問題:
這套彩色紀念銀幣正面竟為伊麗莎白女王二世頭像,而背面為13位中國開國元勛的畫像;幾枚紀念幣外面的透明塑料包裝上有磨痕,如此貴的東西應該各個細節都做得相當精致,不該這么粗糙,否則怎么談得上收藏價值。陳先生的心懸了起來,決定去退掉。
陳先生找到百信圖書廣場企劃部,一位姓曲的經理表示,向陳先生出售紀念銀幣的人剛才取走了租賃場地的押金1000元,他們說是在秦皇島銷售得不好,決定提前撤走。這兩個人來租場地時向她出示了北京昊睿偉業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副本、組織機構代碼證副本和華港幣章集藏(香港)有限公司為兩人所在公司出具的銷售授權書,并留下一個外地手機號和一個小靈通號。陳先生便在曲經理的辦公室里撥打這兩部電話,幾次遭到推諉,并經過一夜未眠的等待之后,陳先生還是沒能退掉這套紀念幣。此后的幾天陳先生四處奔波,他先后找到發布廣告的媒體、工商部門、警方經偵大隊和派出所。 陳先生所購買的“紀念銀幣”有伊麗莎白二世頭像的一面上標有
面值“1dollar”。中國人民銀行秦皇島分行貨幣金銀科一位姓高的同志說,如果上面沒有面值,不可以代替貨幣流通,是不可以稱為“幣”的,只可以稱為“紀念章”。有面值的紀念幣,可以代替貨幣流通,在我國只有中國人民銀行有權制造發行。
筆者從秦皇島市工商局市場科了解到,外地企業來銷售商品,如果為期較短,應持相關證件到工商局市場科辦理《臨時展銷會登記證》,但經查,并沒有北京這家公司來銷售紀念銀幣的辦證記錄。
經調查,售幣人為陳先生開具的“北京市商業企業專用發票”是假發票。而且,根據《發票基本規定》,在秦皇島銷售商品時,應該開具秦皇島稅務部門的發票。另外,所謂的北京昊睿偉業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也是子虛烏有。
這套紀念幣的鑒定證書上注明,每枚紀念幣的重量是1盎司,成色是99.9%的純銀。但從質量監督部門為陳先生出具的檢驗報告上可以看出,其銅含量為97.6%,銀含量為2.4%。打開塑料外盒的紀念幣露出了它的本來面目,開國元勛的頭像是印在紙上后粘到其表面的。
陳先生的遭遇經當地媒體公開后,又有幾名市民反映也購買了這種紀念幣,有的還購買了不止一套。有3位市民將所購買的紀念幣進行了檢驗,含銀量都只有百分之二點多。這些上當的市民表示,他們要與陳先生聯手,共同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