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 作者:王 超

仰五降平

仰五昂平

中緣字小

俯常闊平

小頭五闊字
北齊文宣帝天保四年(公元553年)鑄行常平五銖,青銅質,直徑均在2.4厘米至2.5厘米之間,重量3.5克至4.2克。制作精良,錢文優美,“常平五銖”四字玉筋篆直讀,構架勻稱,筆畫圓潤,“平”字上橫與面穿下郭合一,設計和鑄造都極為考究,是中國錢幣歷史上最精美的幾種錢幣之一。
在長時間的收藏和研究中,收藏者們普遍認為常平五銖版式變化單一,泉界有 “常平五銖版式變化小,發現大的變化就是珍惜版”的論點。筆者身處常平五銖主產區,接觸到大量實物以做對比研究,發現常平五銖正用品確實有版式甚至大版式存在,目前總結分類共10種:
第一種,仰五降平,直徑24.5毫米,厚度1.7毫米,“常”、“五”兩字頭仰,“平”字降。此版是常平版中最常見的版式,所以在本文中稱為“正樣版”。
第二種,仰五昂平,直徑24.6毫米,厚度1.6毫米,“常”字頭仰,“平”字昂,數量比正樣版稍少,也很常見。
第三種,中緣字小,直徑24.9毫米,厚度1.6毫米,面文同仰五昂平,但緣闊,字縮,比較少見。
第四種,俯常闊平,直徑25毫米,厚度1.8毫米,特點是“常”字頭俯,“平”字有異且較寬稍退,“五”字長直平正,目前僅見。
第五種,小頭五闊字,直徑24.6毫米,厚度1.7毫米。此版每個字都有異:“常”字頭平正,異“平”且闊退,小頭短闊“五”,闊“銖”,穿稍狹。此版僅見有一拓,甚罕。
第六種,大頭五長金,直徑24.4毫米,厚度1.6毫米。
第七種,大頭五長金闊緣,直徑24.6毫米,厚度1.5毫米。大頭五長金和大頭五長金闊緣兩版在文字上屬同版,后者闊緣、字縮。這兩版可以說是目前發現的常平五銖版式里變化最大的兩個異版,字字均有明顯變異,且都是僅見品,說它們是常平版里的大珍,一點都不過分。
第八種,縮字俯平,直徑24.5毫米,厚度1.7毫米。每個字都有異:俯常、俯平、四字皆縮,版式變化程度僅次于上述大頭五長金和大頭五長金闊緣兩版。這版目前所見存世以枚計,其稀少程度可想而知。
第九種,降金大尾平,直徑24.4毫米,厚度1.6毫米,“平”、“銖”兩字變化很大。
第十種,仰五離銖,直徑24.6毫米,厚度1.5毫米,“五”、“銖”兩字變化很大。降金大尾平和仰五離銖兩版屬于單字版式變化,目前也都是僅見版。
以上十種版式,單字變化與大版式整體變化形成完整的常平五銖版式體系,是研究北朝錢幣鑄造工藝非常重要的實物依據。另外,常平五銖版式中有背決與不決的區別,尚在進一步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