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古泉園地 > 正文
         
        從小圓孔里看香港的百年滄桑
        發布日期:2008-4-7 9:1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我藏品中有一枚青銅質圓孔銅幣“香港一千”,是二十多年前在一個錢幣市場上購得。這“一千”,其實只值一文,即千分之一元。此錢直徑1.5厘米,厚0.1厘米,重不足一克。鑄于1866年。正面中文“香港一千”,背面是英文面值。穿孔下“VR”為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縮寫。

        這種輕薄的小錢,原為“香港一文”,1866年改作“一千”,是香港早期流通的輔幣。從小小的圓孔中,似可看到香港的百年滄桑……

        在它熟舊的包漿上,分明記載著腐敗的清政府一段屈辱的歷史。香港原名香港村,清代屬廣東省新安縣,這里海水甚深,是一處天然良港。當時人口不足四千,以務農捕魚為生。由于清政府的腐敗,鴉片戰爭后,被英帝國主義占領。1842年,清政府與英國殖民主義者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香港成了英國的殖民地。

        英國占領香港后,先后發行了“香港一文”和“香港一千”作為輔幣,以替代中國的方孔制錢。盡管它的形制還保留了中國制錢的風格,如中間雖是圓孔,穿孔周圍卻飾以方形輪廓。但當地人民仍喜歡使用清政府制錢。其主要原因,除了這兩種輔幣又小又薄,不能與中國制錢相比外,因人民離開祖國的懷抱,難以割斷與祖國千絲萬縷的感情,愛屋及烏,只喜歡中國制錢,不喜歡香港輔幣。因而這兩種香港輔幣僅流通數年便銷聲匿跡。

        它們流通時間短,鑄量也不多,現在倒成了稀少的收藏品。據悉在香港,一枚普通品相的早期香港輔幣,售價約在400元左右,而品相較好的達千元上下。但隨著收藏熱的興起,市場上已出現仿品,幾可亂真。

        如今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我收藏了這枚“香港一千”,也收藏了一段令人難忘的歷史。它時時告誡我們,落后就要挨打,強盛才不會任人宰割。香港的百年滄桑,給人以無限的啟迪。

        新民晚報  徐云子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常平五銖版式十種(圖) 下一篇:慧眼識寶把玩古錢幣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這枚古幣值百萬?銀幣 貴州發現一對明代花錢
        最新資訊

        ·操作手法導致郵市墜落
        ·9月28日熱門品種點評
        ·9月28日集幣視點(本站專稿)
        ·銀幣收藏升溫 
        ·外國游客偷拍諸多中國美女
        ·舞林大會造型真雷人!(膽小別看) 
        ·外媒:中國打造不沉航母 永興島蘇30可
        ·美國專家稱中美航天發展如同龜兔賽跑 
        ·美國中情局前官員稱:朝鮮可能擁有核彈
        ·美麗性感的體操冠軍!震人心魄!!   

        經典美圖

        美麗性感的 從未見過的 中國民族風
        大自然的神 洋妞 (組圖 《男人裝》
        看了以后丟 難得一見的 探秘人間天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