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第一財經 > 理財 > 正文
         
        榮氏百年家族神話
        發布日期:2005-10-30 8:5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來源:時代人物周報/劉俊


        榮毅仁


          連續三年的福布斯中國大陸富豪排行榜,榮智健都始終穩穩地坐在前三甲的位置,從2002年的7.8億美元,到 2003年的8.5億美元,再到2004年的14.9億美元,僅隔兩年,財富幾乎翻了一番。

          和榮氏家族鼎盛時候相比,榮智健的商業規模雖不可同日而語,卻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神話,榮氏家族這一中國近代史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迎來了一個新的飛躍。

          “這恐怕和他作為中國現代史上歷史最悠久的財富家族一分子有關,家族的傳統使他能夠對財富有一個相對理性的態度。不至于把每一分錢都看得像下水道的井蓋似的,沒有窟窿就不去堵。”著名財經評論員郭松民這樣評價說。

          出身名門

          在福布斯羅列出的中國富豪中,絕大多數都是改革開放后白手起家,靠搞民營企業富裕起來的一代,他們的上一輩幾乎沒有一個像榮智健家那樣有權有勢。榮智健因此有著其他富豪無可比擬的家庭背景,他未來的成功之路早在他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鋪就了。

          少年時代的榮智健生活過得非常優越,即便是在解放后、50年代公私合營等重大時勢變遷和經濟沖擊的時候,由于榮家所處的特殊地位,都沒有對他的成長產生過負面的影響。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榮智健才十幾歲,就擁有了一輛屬于自己的紅色英國Singer敞蓬跑車。1959年,榮智健在天津讀大學時,正值大躍進,很多學生連饅頭都吃不起,榮智健卻能經常請他的同學一起去吃排骨。

          有許多人都認為如果不是他父親榮毅仁的影響,他在香港根本不會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沒有中信和他父輩的背景作為依托,榮智健的創業之路肯定要比想象中艱難。”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馬克鋒說。

          榮智健本人卻不這么看,他曾不止一次地在公開場合表示,“對于個人來說,我是沒有想靠父親來做些什么,靠別人的名望來做事,長不了,也許一時一事可以,但并不能解決自己的根本問題。”這和大多數世家子弟的論調如出一轍。

          逆境磨練

          榮智健大學畢業時,榮毅仁已調到北京任紡織工業部副部長。以其家庭的背景,無論是到中央國家機關還是回上海工作,榮智健都有充分的選擇余地,但他決定到基層去磨練一下自己的意志。

          他只身來到吉林省長白山水電站,從實習技術員干起。在水電站,他從不擺富豪高干子弟的架子,工作起來踏踏實實,而且非常平易近人,領導和同事們無不對他刮目相看。

          在水電站干了還不到一年,文化大革命就爆發了。榮毅仁自身難保,成為紅衛兵的專政對象。政治斗爭的無情使榮智健也受到了牽連,被發配到極其偏遠的四川涼山自治州龔嘴水電站工作。

          榮智健在那里呆了整整六年,幾乎什么粗活都干過,這樣的磨難是榮智健有生以來從未經歷過的,不光是他沒有,他的祖輩也沒有。他所遭遇的一切不幸不僅讓他看到了現實的殘酷,也使他從此養成了絕不向命運屈服的堅強性格,多年后他閃電般地在香港掀起一輪收購狂潮,跟這樣的性格不無關系。

          獨蕩香江

          1972年,榮智健回到北京,進入機電部電子研究所工作。又一個六年過后,他告別妻兒,持著單程探親簽證,獨自南下香港,開創了他新的事業征程。

          他的堂兄榮智謙和榮智鑫早于二十多年前就已經到香港定居,榮智健到來的時候,他們正準備辦一個電子廠,榮智健加入他們的行列,三兄弟各占三分之一的股份。榮智健的第一筆創業資金是父親為他提供的100多萬港幣。

          1982年,這家名叫愛卡的電子廠被美國一家大企業收購時,榮智健得到了720萬美元,是當年投資額的56倍。

          榮智健并沒有見好就收。坐享其成,這不符合他的做事風格。在他看來,這么點錢在財閥遍地的香港,簡直算不了什么,李嘉誠、霍英東這樣世界級富豪才是他崇拜的偶像。他要像他們那樣,非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來不可,讓榮氏家族重新煥發青春和光芒。

          公司售出后不久,他便拿出其中120萬美元跟幾個在美國的工程師合作,在加州合資創辦了CADI公司,這是全美第一家專門從事電腦輔助設計軟件的公司。由于產品新穎,盈利豐厚,不到一年,就吸引到美國一家硬件廠商收購了28%的股份。

          兩年后,公司成功上市,股價一路狂飆,翻了40多倍,榮智健賺得盆滿缽滿,至少獲得4800萬美元,他的總資產超過了4億港元。

          在第三個六年里,從100萬到4億,榮智健財富的增值速度像是搭乘了火箭。

          收購狂人

          榮智健跟榮宗敬有點相像,敢于冒險,有魄力,他1986年正式加盟中信(香港)之后一系列大膽的收購動作著實讓人看到了他雷厲風行的一面。

          榮智健上任之初,第一個大手筆就是以23億港元收購英資企業香港國泰航空公司12.5%的股份。在收購之前,這一提議曾經遭到許多董事會成員的公然反對,因為當時世界航運業普遍低迷,香港航空市場也很不景氣。

          為了說服他們,榮智健花了六個月做調查研究,他最后給出的解釋是“香港要繁榮,處處得靠運輸,不是輪船就是飛機,國泰已有幾十年的經驗,有一支優秀管理隊伍,發展潛力巨大。”沒想到北京總部在聽到他的匯報之后,不到5天就批準了,國務院還特地批準給他們8億人民幣的貸款作為運作資金。

          在嘗到了國泰帶來的甜頭后,1990年,榮智健又以5億港元購入港龍46.3%的股權,將香港第二大航空公司收進囊中。就在這一年,他進行中信(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投資,以100億港元的高價收購香港電訊20%的股權,成為這家當時香港股票市場市值最大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榮智健的野心越做越大,對于覬覦已久資產高達70億港元的恒昌企業,他已經不再滿足于以前那種小規模收購了,而是想一口就把它直接給吞下。通過復雜的資本運作,他最終只用了40億港元的價格就拿下了這家資本大鱷。

          房地產、運輸、金融、電信、基建,榮智健執掌下的中信泰富所涉足的行業無所不包。歷經26年的摸爬滾打,以十幾萬美元起家,到如今的14.9億美元,榮智健在實現自己夢想的同時,也在延續祖輩們的商業帝國之夢。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七成人對投資理財感興趣 “理財嘉年華”又來了 下一篇:新經濟打造亞洲財富四杰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再也跌不起了!俄羅斯 美軍宣布“華盛頓”號
        最新資訊

        ·首屆上海中國錢幣博覽會將在滬舉行
        ·預期鉑金長期價格將會走升 
        ·黃金石油泡沫即將到來
        ·長假期間金市或宜空倉   
        ·金價將受美救市計劃進程影響 
        ·9月26日成交總匯
        ·9月26日熱門品種點評
        ·9月26日集幣視點(本站專稿) 
        ·布什孰促國會: 救市刻不容緩
        ·一枚喀什宣統伍銭

        經典美圖

        難得一見的 探秘人間天 4300年的英
        秀美迷人靚 極致美女林 美女自拍寫
        過癮!你能 孫菲菲最新 閉月羞花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